时间:2020-01-16 06:42:21
1、单选题 某年初冬,鄱阳湖中水量极少,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见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B.湖水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流出增加
D.湖面蒸发增大
小题2:下列有利于鄱阳湖湿地保护的措施是
A.退耕还牧
B.围湖造田
C.退田还湖
D.禁止捕鱼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循环主要由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组成。枯水期时大气降水较少,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即入湖径流减少,从而使鄱阳湖湖面萎缩。
小题2:鄱阳湖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A错;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减小,从而使湖泊调蓄径流的能力降低,故鄱阳湖地区应退田还湖,增加湖泊面积,恢复湖泊调蓄径流的能力,B错,C正确;鄱阳湖区禁止捕鱼,不利于经济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捕鱼。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t(s),平均流量为Q(m3/s),流域面积为A(km2),则径流深R(mm)由下式计算:R=Q△t/(1000A)。平均径流深则为径流深的多年平均值】1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回答问题。
【小题1】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
A.四川盆地
B.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C.东南丘陵
D.准格尔盆地
【小题2】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于200毫米的地区位于我国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季风区
D.半季风区
【小题3】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梯级分界线,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径流量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我国的河流)。
【小题1】结合右偏判断:越往东,降水量丰富,则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故选B项。
【小题2】图示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于200毫米的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故选C项。
【小题3】甲地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反映当地降水量丰富。判断可能为地形雨。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小题2: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东北三江地区水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主要有海上蒸发、水汽输送、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组成,图中缺少海上蒸发、水汽输送,选D。
小题2:“北大荒”变为“北大仓”是沼泽湿地变成耕地的过程,沼泽减少,水面减少蒸发减少,①减少;这一地区的降水主要是来自海洋水汽不是全靠当地水汽蒸发,②不全是人类活动影响;变成耕地河流径流量③减少,水面变成旱地下渗④当然会减少;⑤地下径流主要有潜水和承压水影响因素较多,人类活动不是最显著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题。
图甲 图乙
图甲中能反映图乙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由图乙可看出,不管是枯水位还是洪水位都是位于隔水层之上;先看洪水位线,可看到地表水水位高于含水层(地下水)水位,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再看枯水水位线,地表水水位也高于含水层(地下水)水位,同样是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所以不管是洪水期还是枯水期,地表水位都高于地下水,图甲中的①与之相符,选择A项。
考点: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8分)
世界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盐度按纬度分布
(1).图中代表海洋表层盐度、年降水量、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按纬度分布曲线的数字代号分别是 ?、?、?、?。
(2).图中A处附近曲线①、②呈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3).图中B处附近曲线③、④呈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