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38:07
1、单选题 图示平原区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截止2011年底,崇明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下图为“崇明岛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对崇明岛 “身体”的变化进行监测可采用2.发挥自身和周围环境优势,崇明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E.发展旅游业
F.发展金融业
G.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H.发展第一产业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遥感即“遥远的感知”,用于资源普查和环境监测,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分析处理数据,数字地球是一个虚拟系统,不只是一种技术。故A正确。
2.农业是第一产业,经济水平低,D错。金融,高新技术无法与上海市相比,毫无优势和前途,B、C错。位于长江口,临江面海,沙滩广布,环境质量较好,可以发展特色旅游。所以A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流域的综合开发 和城乡规划。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江西省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建设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结合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农作物属于该农业生产基地的是( )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油菜
D.谷子和大豆
小题2:限制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土地盐渍化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小题3: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
B.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②地发展立体农业
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我国的鄱阳湖平原,高粱产于北方地区,A选项错误;春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在东北地区,B选项错误;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D选项错误。
小题2:根据地形图可知,该地区低山丘陵占有一定的比例,植被破坏易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红漠化现象,且红壤酸性强,易出现土壤酸化。
小题3:根据地形图可知,①地为平原,发展种植业很有优势,A选项错误;②地为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更具优势,C选项正确;该地水热条件优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应该发展多种经营,D选项所述不是最佳出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 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下左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右下图为A所在省份部分区域示意图。
(1)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6分)
(2)右上图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2分)
有利的影响:①减少水分蒸发;②防止水土流失;③调节土温,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④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⑤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果树生长。(答对4点即可,共4分)
(2)支持?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2分)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收入),(2分)解决劳动就业(吸收农村劳动力)(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反对?该地属于山地丘陵,(2分)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2分)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本题解析:
(1)我国在每年的2~3月份,处于初春,气温开始回升,此时覆草会影响地温的回升,所以覆草要避开此段时间。覆草能够做到把有机质还田,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改善土壤性状(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覆草还能对土壤保温保湿,防止水土流失,进而促进果树的生长,有益于整个生态环境。
(2)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山东丘陵地区。其东南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较多,且东南部海拔较高,地形崎岖,大量种植果树会破坏原生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这是其不利之处。有利方面在于山地丘陵区,适宜发展林果业,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并且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属于半干旱地区,年积温较高,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而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故选D。
小题2:该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交通和劳动力不是本地区种植葡萄首先条件,只是促进了葡萄的生产;而该区多晴朗天气,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生产优质的葡萄,这是本区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