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16 06:38: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各地的居民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3题。
1.在甲图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2.使用乙图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3.民居建筑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努节 
B.三月三歌节
C.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
E.侗族
F.傣族
G.赫哲族
H.布依族
I.甲所在地终年低温少雨
G.乙所在地终年高温多雨
甲所在地气温年较差小
乙所在地气温年较差小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1.甲图是蒙古包,反映的是内蒙古的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那达慕大会。选择C项。
2.乙图民居是傣族的竹楼。选择B项。
3.甲图是内蒙古地区,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乙图我云贵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气温变化小。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西气东输的起止点是2.西气东输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河西走廊②宁夏平原③黄土高原④渭河平原⑤华北平原3.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4.A, B所在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A.准噶尔盆地—长江三角洲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
C.准嘴尔盆地—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珠江三角洲
E.①②③⑤
F.②③④⑤
G.①③④⑤
H.①②③④⑤
I.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G.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提供大量劳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解决西部能源紧张问题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题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1. B
2. A
3. A
4.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西气东输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长三角的上海。
2.结合图示西气东输自西向东经过了A省区的塔里木盆地、F省区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G省区所在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三角地区。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南部,没有经过。
3.注意“对西部的好处”,西气东输主要利用西部的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A正确,带动电子工业发展错误,B错误;西气东输不能提供大量劳动力,C错误;西气东输主要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D错误。
4.图示A位于新疆内陆,故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B位于长三角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调用课本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根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小题1:在我国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小题2: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人,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而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整体状况区别明显,故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
小题2: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区域发展方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本题还可结合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和区位条件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属于半干旱地区,年积温较高,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而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故选D。
小题2:该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交通和劳动力不是本地区种植葡萄首先条件,只是促进了葡萄的生产;而该区多晴朗天气,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生产优质的葡萄,这是本区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策领先优势明显下降
②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③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是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迅速的原因是特区的经济政策,但劣势是经济腹地狭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