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30:48
1、综合题 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是北半球 (填节气)日的光照图。
(2)此时,A、B、C、D四地正值 (填日出或日落),四地中昼长最长的是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地,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地,所处日期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 地。
(3)描述此日过后的三个月内,泉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2分)
参考答案:
(1)夏至
(2)日出 A B C D
(3)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昼长越来越短
本题解析:
(1)该图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
(2)晨线为日出,昏线为日落;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故A、B、C、D为日出;此时纬度越高,昼越长,A纬度最高,昼最长;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此时B为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C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图中的日期界线为180°,180°经线两侧,日期不同,以西为新一天,以东为旧一天,D点与A、B、C三地不同。
(3)三月内太阳直射点有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泉州大致位于25°N,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昼渐短,夜渐长。
考点:光照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
1.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 ]
A.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2.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2月22日这一天,①、②、③、④四地同时看到日出。该图是四地这一天的日出时刻和日照时数。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①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小题2】造成②、③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低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天气状况
【小题3】若要在③地拍摄一张当天的日落照片,要将照相机的镜头对准( )
A.西偏北方向
B.西偏南方向
C.正西方向
D.正东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根据④地的日照时数较①地短,判断①地位于④地的南面;结合昼长分布规律,全球的日出时间应越往北日出越晚,而四地同时日出,故判断北面的④地位于①地的东侧,而①位于④的西侧,故选D项。
【小题2】根据②地日出3点,故出现昼长夜短,故光照时间较长;而③地日出6点,即位于赤道上,故日照时数较②地短,纬度位置是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题3】③地位于赤道,此时为冬至日,全球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综合应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横坐标日照时数和纵坐标日出时间信息判断纬度位置,结合12月22日的全球昼夜分布状况和晨线分布规律判断各点的相对位置。并结合关于昼夜长短和日出方向的基础知识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且都位于北半球的同一条经线上,当夏至日太阳位于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为50°,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4000000
B.1:3000000
C.1:500000
D.1:1000000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位于上中天时为两地的正午,此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10°,说明两地纬度相差10°,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11×10km=1110km。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据此可计算出该地图的比例尺。
考点:经纬网图中距离的计算、比例尺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字母A、B、C、D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二分二至日,C位置图示是地球在12月22日的光照图;箭头表示公转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天体系统包含 级,其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名称是 系。(4分)
(2)A、B、C、D四位置对应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 、 、 和 。(4分)
(3)2015年春节(2月19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靠近图中A、B、C、D四点的 点,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广州的昼夜状况是 。(4分)
(4)地球处于A到C运行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一直向 移动,湛江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参考答案:
(1)2(二) 地月系(4分)
(2)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4分)
(3)D 昼夜相等(等长)(4分)
(4)南 先变大,后变小(2分)
本题解析:
(1)图中包括了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地月系为最低级别。
(2)因C图为12月22日(冬至),按地球公转方向和时间顺序,DAB依次为春分、夏至、秋分。
(3)2015年春节距冬至日时间相差57天(差3天两个月),距春分(3月21日)32天。故春节时地球接近图中D点。因B位置节气为秋分,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4)由A到C,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因湛江位于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地球公转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