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28:23
1、单选题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
1.1985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方向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轻纺工业方向,棉花、能源供应充足
B.高新技术方向,政策、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优势逐渐丧失,而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增强
C.高新技术方向,环境越来越优美,能源供应越来越充足
D.轻纺工业方向,劳动力持续保持廉价
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具有的优势区位是
[?]
A.产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B.能源充足,土地丰富 ?
C.国家政策优惠,经济腹地大?
D.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流域的综合开发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1.决定河流开发方式和方向的是2.关于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域的人文背景
B.流域的植被状况
C.流域的自然背景
D.流域的人口密度
E.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是水资源的开发
F.中游地区要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G.下游地区需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H.全流域要搞好生态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开发方式和方向主要取决于河流自身的自然背景,主要包括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水文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
2.长江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不是开发而是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森林植被的保护。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
点评:本组题关键是熟悉教材(必修3)中的相关内容,明白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的,河流的自身的自然背景(主要包括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水文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其开发与利用的方式与方向。试题带有较强的识记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①产业基础差②科技实力薄弱 ③人才队伍差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珠三角受南岭阻隔,经济腹地狭小,且发展历史较短,故产业基础差,科技、人才不足,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2009年,内蒙古风能资源和风电并网装机均排名全国第一。2010年初,北方普降暴雪。因电煤告急,华北多个省份拉闸限电。而在距北京数百千米的内蒙古各大风电场,大量的风力发电机却停止运转,任凭北风呼啸而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内蒙古各大风电场的大量风力发电机停止运转的原因有2.内蒙古发展风电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A.内蒙古自身电力消费市场有限
B.冬季各地限电,大量的风力发电机进人维修期
C.蒙西电网外送通道有限,大量风电无法进人华北市场
D.冬季风力太大,发电机组难以承受
E.内蒙古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F.内蒙古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
G.内蒙古中东部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H.内蒙古地广人稀,开发风能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参考答案:1. AC
2. C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内蒙古各大风电场的大量风力发电机停止运转的原因有内蒙古自身电力消费市场有限,蒙西电网外送通道有限,大量风电无法进人华北市场。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2.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条件。内蒙古发展风电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内蒙古中东部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内蒙古地广人稀,开发风能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开展风力发电需要充足的风能。风能的能源密度低,开展风力发电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l: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
材料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材料3: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 |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 ||||
| 石油 | 天然气 | 美国 | 日本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 8.39% | 4.19% | 26.9% | 11.5% | 4.3倍 | 11.5倍 | 7.7倍 |
参考答案:(l)内涵:“循环经济”模式就是把资源节约技术与生产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通过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最终日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2)从历史上看,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现
状看,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仍十分巨大。主要包括: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3)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4)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中央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阐述了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循环经济”的内涵,重在强调“循环”二字,即实现生产过程的循环、生产物质的循环、环境友好、低排放、低污染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要从历史、人口现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方面来分析。针对目前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高的现状,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