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16 06:26: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据此答题。
1.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读图,该河流位于36°S附近,且7月的河流面积较宽,1月的河道较窄,表示该河流的汛期在冬季,而夏季流量较小;故判断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则C项正确。
2.根据河道的宽度,可以判断该河大致由甲乙流向丙丁,结合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河道凹岸受侵蚀严重,而凸岸泥沙堆积,则河岸受侵蚀作用的强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丙乙甲丁,因此泥沙堆积最严重的是丁。
考点: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从图示分析南北半球位置、河流的流向、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地转偏向力和凹岸凸岸不同的流水侵蚀作用等内容,故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下列各题。
1.图中极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图乙所示年份的下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大气环流的纬度差异
B.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C.海陆海拔高度的差异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E.冬、夏季风均偏强
F.冬、夏季风均偏弱
G.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H.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甲,可以看到无论纬度高低,在冬季气压梯度大,夏季气压梯度小。说明纬度不是主要的原因,A、B错。陆地上有高度差异,海洋的海面是平面,没有高度差异,若是海拔高度是主要原因,则30°N经过的青藏高原区应该气压梯度最大,而不是50°N地区,C错。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陆地、海洋面积越大,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越强,气压梯度差异越大。D对。
2.读乙图,下半年即7-12月,图中数据显示,冬季气压梯度小于多年平均状况,夏季气压梯度差值也小于多年平均状况,所以气压梯度小,风力就偏弱,B对。A、C、D错。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图判读,全球高低气压中心分布。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2.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呈直线上升趋势
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C.变化不大
D.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
E.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设备,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F.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G.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H.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的海平面上升的变化曲线判断,海平面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则全球气温也呈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图中海平面上升主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的导致,所以应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英国一男子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今年夏天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据此回答问题。
1.该地沿岸流经的洋流是2.戴维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
A.拉布拉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本格拉寒流
D.墨西哥湾暖流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分布与风带、气压带的关系。
1.根据洋流分布,英国沿岸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
2.英国地处西风带,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回答问题。
1.图3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2.图4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3.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8℃
B.I0℃
C.12℃
D.25℃
E.①
F.②
G.③
H.④
I.①
G.②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玻璃瓶具有保温效应,故能使瓶内气温较外面高,故判断为C项。
2.全球变暖是由于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故导致大量吸收地面辐射,而加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气温升高,故选④箭头。
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说明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即高空到达的地面辐射少,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图示各类辐射的区别。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