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24:53
1、单选题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以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小题2: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的荒漠是热带荒漠,形成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主要由自然原因形成。
小题2:该地域分异是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反应了该地域分异规律 ,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西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1—2题。

[? ]
[? ]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水系(图甲)及植被带(图乙)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为
A.1140Km2
B.1350Km2
C.1100Km2
D.1520Km2
小题2:关于该自然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阴坡为迎风坡,阳坡为背风坡
B.阳坡坡度大于阴坡
C.阴坡植被总量大于阳坡
D.阳坡面积大于阴坡
小题3:该自然区位于
A.南岭
B.秦岭
C.天山
D.长白山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只有一个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把图形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按倒三角形计算,底约4厘米,高约2厘米,面积约400Km2 ,上部按长方形计算,长约3.5厘米,宽约2厘米,面积约700 Km2 ,考虑到山地海拔不是太高,地形的坡面面积要大些,一定会大于1100 Km2,所以A对。C错。B、D的数值差距太大,B、D错。
小题2:读图乙,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南坡为阳坡、迎风坡,北坡是阴坡、背风坡,A错。根据植被带的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是基带,位于平原地区,不能表示坡度,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自然带在山脉两侧分布的宽度基本一样,无法判断阳坡坡度大于阴坡,B错。图中阴坡一侧较宽阔,植被总量应大于阳坡,C对。从图中比较,阳坡面积小于阴坡面积,D错。
小题3:根据乙图山麓地带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坡有少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应分布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即秦岭一带,B对。南岭南北两侧山麓都是亚热带植被,A错。天山山麓应是荒漠,C错。长白山山麓是针叶林植被,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7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反映的是?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是以?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 于?(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从赤道向两级?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或者纬度位置不同)
(2)A?地势(或者海拨)越高气温越低
本题解析:
(1)读图,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反映的是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纬度位置不同,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多少不均,随着热量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 于A ,从①→②→③→④的景观变化。山地的垂直变化特点,地势或者海拨越高气温越低,与从赤道向两极变化一致。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图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分异规律;这种变化是以?为基础产生的。(4分)
(2)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条件的变化,这种分异规律在?纬度最明显。(6分)
参考答案:(1)纬度地带(2分) 热量(2分)
(2)干湿度地带(2分)水分(2分)中(2分)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沿纬度方向更替,从赤道向两极由于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形成自然景观的差异,故属于纬度地带性。(2)直接根据图示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沿经度方向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而形成自然景观的差异,属于干湿度地带性分异,在中纬度地区分布最明显。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自然景观的更替方向的特征,并能结合两种地域分异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