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22:50
1、综合题 (14分) 佛山某学校“地球小博士”的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季风分布图
材料二:“地球小博士”的模拟探究区域和探险路线
(1)材料一是____(1或7)月份季风分布图;若甲地是某气压中心,此时应是____(高或低)压中心 。(4分)
(2)乙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小博士”成员们发现,有许多地点经度或纬度相近,但自然现象却差异明显,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地理知识,按要求补充下表中内容。(6分)
| 地点 | 现 象 | 分 析 |
| ①和② | 风向不同 | 主要成因是 |
| ③和④ | 地方时不同 | 大约差 小时(据图估计,四舍五入取整数) |
| ⑤和⑥ | 自然带不同 | 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 |
参考答案:
(1)7(2分); 低(2分)
(2)夏季高温多雨(2分); 冬季寒冷干燥(2分) (气温、降水全对才能得分)
(3)海陆相对位置不同(或大气环流不同”) (2分); 2(2分);
从赤道到两极(或纬度地带性)(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由材料一的图可知,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应该为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份;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故甲为低压中心。
(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由于海陆位置不同,导致其风向不同;①④两地所在的经度位置不同,导致两地地方时不同,大致相差2个小时;⑤⑥两地纬度位置不同,热量不同,导致了自然植被的差异,该差异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特征,季风气候及自然带。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4分)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差异。(4分)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的差异,及两地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4分)
参考答案:
(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1分),起伏和缓(1分)。
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1分),地面崎岖(1分)。
(2))①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1分);②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1分);③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1分),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1分)。
(3)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1分),;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1分),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1分);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1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地理。根据图示:图中A为德干高原,B为云贵高原。高原地形的差别从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分析。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2)德干高原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除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还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3)根据图示:德干高原的煤、铁、锰资源丰富,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云贵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一幅虚拟地图。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定正确的判断( )
A.位于南半球,a<b<c
B.位于北半球,f>g
C.位于南半球,e<d
D.位于北半球,d=a=f
【小题2】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盆地)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风向向左偏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从图中看来,d的纬度低于e纬度,故气温d>e.
【小题2】图中等温线呈东西延伸与纬度平行,故起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考点:该题考查定位能力及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②→①
B.①→④
C.③→④
D.③→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故①④气压较②③低;水平方向上,等压面向上凸则气压较高,等压面向下凹则气压较低,判断气压②>③;④>①。故选D。
【小题2】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进而形成环流,故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为:③→④→①→②→③。故选C。
考点: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中曲线为海洋等年降水量线,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情景发生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时期。此时,苏伊士运河是________(白昼或黑夜)。会议期间,巴拿马运河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示等值线分析,甲海域年降水量较____(大/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鱼类大量死亡,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当α角为一年中最大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____(多项选择)。 ①昆仑站考察最佳季节②北冰洋沿岸驯鹿活动③南亚盛行东南风④华北地区频受沙尘暴袭击⑤天山雪线升到最高
参考答案:(1)白昼;高温多雨
(2)小;沿岸寒流和离岸信风的影响
(3)近海区盛行上升流;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海洋微生物、浮游动植物等大量死亡,鱼类因缺乏饵料及因水温的变化而大量死亡。
(4)①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