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保护》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16 06:19: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为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中国正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中哈石油合作前景广阔。读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麓地区草原植被的出现,体现了自然带的(?)
A.自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B.自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自山麓向山顶的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2:影响图中管线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城市
小题3:图中Q城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运输便利
B.国家政策支持
C.经济腹地广阔
D.矿产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材料二?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1)列举英国现有的主要常规能源资源种类。
(2)试从我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工业化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将面临的主要挑战。


参考答案:
(1)石油;煤炭。
(2)“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题。

西电东送是指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
A.③④
B.④⑤
C.②③
D.①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示为我国的西电东送三线工程,北线主要取山西的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线取长江中上游的水电送往长三角地区;南线主要取珠江上游的水电和贵州的火电送往珠三角地区。故图示①⑤为火电。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图示掌握三线工程的主要能源来源判断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1: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  )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总量,因而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②明显错误。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后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与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的差值越来越大,这可能与煤炭出口量增加、利用率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等因素有关;根据图中能源消费总量和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可以计算出煤炭的消费量在增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抓住图示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分析,本题还可结合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表为我国1998-2004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1998
1999
2002
2003
2004
能源消费增长率
-4.1
-1.6
9.9
15.4
15.2
GDP增长率
7.8
7.1
8.3
9.3
9.5
小题1: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低和最高的年份是
A.1998年
B.1999年
C.2003年
D.2004年
小题2:1998-2004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A.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C.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D.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参考答案:
小题1:AC
小题2:B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通过表格数据进行计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低的是1998年(-4.1/7.8);最高的为2003年(15.4/9.3)。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小题2:表格显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从1998年到2004年总体趋势在增大,说明能源消耗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说明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上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料消耗,所以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可以增大资源的消费量。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