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19:03
1、多选题
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E.建设用地增加
F.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G.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H.未利用地增加
参考答案:1. CB
2. 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较为简单,从图中数据可直接选项B、C正确。
2.种植粮食的用地也属于耕地的范畴,故排除B项;未利用土地不会增加,故D项错误;目前,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用地增加,以及生态退耕。选项A、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发展中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甲中M点表示我国某县2010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图乙为该县“十二五”农业土地规划,读图回答问题。
1.影响该县2010年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E.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F.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G.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H.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读图分析能力。
1.三轴坐标的读图需要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纵坐标,以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读各条横坐标的数值。故读出M点的农产品构成为花卉占20%,蔬菜占60%,粮食占20%,说明该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为蔬菜、水果,而蔬菜水果和花卉的保质期较短,不适宜长距离运输,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为市场和交通。
2.比较该县2010年的农业生产比重和图乙“十二五”期间的土地利用规划,反映该地的粮食种植面积和蔬菜水果的种植比重有所缩小,而花卉的种植比重明显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淮北市地处安徽北部,煤炭资源丰富,农业发展也有优越的条件,回答下列各题1.与安徽沿江平原相比,淮北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2.淮北市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的煤炭资源超强度开采,加之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给淮北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在国务院年初确定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中,淮北市名列其中。如何走出发展困境,实现淮北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壮大电力产业,保障电力输出和拓宽供电市场;
②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深加工,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
③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④治理因采矿而导致的土地盐碱化,提高土地生产力,将其建设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3.淮北市近年来城市规模扩展迅速,在新增的城市用地中,以下哪种利用方式占地最多
A.水旱灾害较少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D.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专业
E.①②④
F.②③④
G.①②③
H.①③④
I.商业用地
G.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文教用地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了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淮北也属于东部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但是淮北地区水资源较安徽沿江平原少,河网密度小,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专业,所以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如下
①发展壮大电力产业,保障电力输出和拓宽供电市场(变输煤为输电,利处多);
②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深加工,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有利于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③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④治理因采矿而导致的土地盐碱化,提高土地生产力,将其建设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治理因采矿而导致的土地盐碱化是正确的,但应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①②③。
3.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在城市功能分区中住宅区分布广泛,所占面积最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评:本题组考查的知识点多,跨度大,但试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日本1970—2010年工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日本工业结构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日本工业结构的变化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化学工业比重持续增长
B.机械工业比重一直最大
C.食品工业比重较为稳定,变化不大
D.金属、纺织工业比重下降
E.食品工业比重较为稳定,说明市场需求变化不大
F.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纺织工业比重发生变化
G.机械工业结构的变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H.金属冶炼工业结构的变化是由矿产资源价格的上涨引起的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
1.直接读图即可,图示从1990年到2000年化学工业比重下降,故A项错误。
2.金属冶炼工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日本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结果,故D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1.从表中数据得知太湖平原的谷物单产远高于东北平原,其主要原因是2.近些年来,太湖平原从原来向北方地区输送粮食,到如今粮商频频从北方地区调粮,南粮北上逐渐被北粮南下所取代,其转变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人均粮食多
②太湖平原城市化占用耕地,粮食种植面积缩小
③近些来,北方地区耕地面积扩大
④东北平原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投入大,增产潜力大
A.太湖平原土壤肥力较高
B.太湖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C.太湖平原耕地面积较广
D.太湖平原农作物复种指数高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北方地区土壤肥沃,单季作物的产量较南方高。但由于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作物可一年二熟或三熟,故南方地区的农业单产远高于东北平原。
2.本题考察我国的粮食生产。从南粮北上逐渐转变为北粮南下,说明南方粮食总量在减少。主要是由于南方耕地面积减少;而北方粮食生产增加,主要原因是人均耕地多,且由于科技的发展,粮食单产提高。③近些年来,处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我国在北方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等措施,耕地面积变化不大。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