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17:21
1、单选题 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5°S向北移至23.5°N
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的移动规律是:春分日(3月21日)直射赤道,向北移动,夏至日(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 23.5°N,转向南移动,秋分日(9月23日)直射赤道,继续向南移动,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 23.5°S,转向北移动,春分日(3月21日)直射赤道。按照移动规律,A正确。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后北移,C错;北半球夏半年即春分日到秋分日,直射点在北半球,移动方向是先北移后南移,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题。
小题1: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多且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可推知丙位于低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最小。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点评:本题用雷达图表示气温的变化,柱状图表示降水的季节变化,读懂图中的信息,再进行气候类型的判读,先根据最高气温判断所属南北半球,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这样既快又准确。根据气温差值大小,可确定昼夜长短变化大小。温差小的,昼夜长短变化也小。根据气温数值和降水量的关系,可判断四地气候,从而确定四地的植被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受地球自转和物体惯性的影响,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将发生偏转。在北京奥运会射箭比赛中,运动员为准确命中靶心,瞄准点应在靶心的(?)
A.右侧
B.上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京位于北半球,运动着的物体向右偏转,运动员为准确命中靶心,考虑地球自转和物体惯性的影响,瞄准点应在靶心的左上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转偏向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中阴影部分与其他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
为70°。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S,45°E
B.20°N,45°E
C.20°N,135°W
D.20°S,135°E
小题2: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综合判读。
小题1:根据阴影部分与其他部分日期不同,故甲地为0时或180°经线。AB为晨昏线,
A的纬度为0°,则A点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而A点所在经线和甲地所在经线相差45°,
故甲地不可能为0时。故判断甲地为180°经线,则B点所在经线为0时。故计算太阳直射
点的经度(12时)为45°E;根据B点所在为0时即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判断图示晨昏线为
昏线。而B的纬度为70°,说明70°S以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20°S,
故选A项。
小题2:由于图示晨昏线表示昏线,则A点时间为18时,则计算甲地时间(即当地的日
落时间)为21时,故表示甲地昼长18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海上有甲、乙两个小岛,一年中,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
A.经纬度位置
B.地形海拔
C.太阳直射点
D.海陆位置
小题2: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的比较,正确的是
A.△H乙>△H甲
B.△H甲>△H乙
C.△H甲=△H乙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甲、乙两岛既有经度差别又有纬度差别,因为两地“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因同在北半球,故晨线呈西北—东南向,甲地先看到日出,则倾角接近最大时段即接近6月22日前后。如图所示:
而实际上,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包括经纬度位置、地形海拔、太阳直射点,不包括海陆位置。
小题2:这道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极值问题,不同地区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同的。
热带地区:
Hmax=90,
Hmin=90—(当地纬度+23度26分),
△H=Hmax—Hmin=当地纬度+23度26分
温带地区:
Hmax=90—(当地纬度—23度26分),
Hmin=90—(当地纬度+23度26分),
△H=Hmax—Hmin=46度52分
寒带地区:
Hmax=90—(当地纬度—23度26分),
Hmin=0,
△H=Hmax—Hmin=Hmax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到极圈之间为46°52′(如果极夜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用负数表达则可以扩大到极点),从赤道到回归线由23°26′渐渐扩大到46°52′。所以得出本题答案B。
点评:本题难度太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影响日出时刻的影响因素,熟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