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1-16 06:15: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中A、B、C分别代表某河流的上、中、下游河段,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   )

A.侵蚀、堆积、搬运    B.搬运、堆积、侵蚀
C.搬运、侵蚀、堆积    D.侵蚀、搬运、堆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A出受流水侵蚀作用呈V形谷,到了下游的C处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而形成冲积平原,故选择D。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组成地壳的物质是岩石,很稳定坚固,不变化
B.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
C.地壳隆起处的岩石都是岩浆岩
D.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是自身不断循环和转化,与地球外部的物质和能量无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地貌形态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导致的是(?)
A.瀑布、峡谷
B.山麓冲击扇
C.三角洲
D.戈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山麓冲击扇、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景观。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
A.①处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B.②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③处地形平坦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D.④处岩层发生倾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结合图示①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地质构造为背斜;A项错误。B项②处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错误;C项③处冲积扇为流水沉积而形成的;错误;④处岩层发展倾斜即反映岩层的变形是内力作用引起的。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如何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来判断甲的地质构造________________。(3分)
(2)?图中,丁处构造地貌上是?,原因是?;甲处构造地貌上是?,原因是?。(6分)
(3)?图中所示的甲丁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运动造成的,两大板块做该方向碰撞挤压运动时形成的边界为?边界。(2分)
(4)?图中甲乙丁三处,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地,若该区有石油分布,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地,如果想找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应选择在?处。(3分)
(5)?丙处地貌的名称是?,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2分)
(6)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循环,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环节。(2分)


参考答案:(1)向斜(1分);断层(1分);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1分)
(2)背斜谷(或者谷地1分);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性比较疏松(或者岩石比较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2分);向斜山(或者山岭或者山地1分);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岩石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2分)。
(3)水平挤压(或者水平1分);消亡(1分)。
(4)甲(1分);丁(1分);乙(1分)。
(5)冲积扇(1分);流水堆积(或者流水沉积1分)。
(6)海陆间循环(1分);④(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综合分析。
(1)考查地质构造,根据甲乙两侧岩层的弯曲: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表示向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上凸,表示背斜。向斜构造的岩层新老关系分布可画图判断;
(2)丁处地表向下凹,表示谷地。背斜成谷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的结果。甲处地表中间高,两边低,表示山岭,向斜成山主要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
(3)背斜和向斜均是内力作用—水平挤压的结果。碰撞而形成消亡边界。
(4)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线附近可能有泉水出露。
(5)丙处位于山麓地带,流速变化大,故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山麓冲积扇。
(6)位于海洋和陆地的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目前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环节,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