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15:15
1、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由市中心向郊区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的下列四地,交通通达度最高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该处最有可能位于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
C.城市的几何中心
D.放射道路与城市环路交汇处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由市中心逐渐向外递减,并在交通干线附近,地租较周边地区高,故结合图示的地租水平变化曲线可判断,丙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交汇处,故交通通达度最高。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丙处位于距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区位,但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周边地区,故判断该地可能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交汇处,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并能结合图示的地租变化曲线具体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表数据,回答各题。
表:我国四省区人口(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和人均GDP(元)统计数据
| 年 份 | ① | ② | ③ | ④ | ||||||||
| 人口总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人口总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人口总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人口总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
| 2000 | 8579 | 25.9 | 4865 | 3297 | 34.9 | 5722 | 2377 | 42.7 | 6502 | 4238 | 54.2 | 11177 |
| 2009 | 8127 | 34.7 | 17289 | 3393 | 45.1 | 20799 | 2405 | 51.7 | 37287 | 4298 | 60.0 | 34193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资料判断,③④两省人均GDP高,④城市化水平最高,应为东部沿海省份。根据选项,辽宁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四川省人口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城市化与人均GDP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城市化水平提高能带动人均GDP增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读图回答问题。(19分)
N市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演变示意图(注:同心圆代表距市中心的距离)
2010年N市三类制造业企业数量空间分布对比
(1)据图,概述N市1996~2010年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点。(4分)
(2)据图,读出16~48km范围内三类企业数量的分布比例完成下表,并根据表中两个范围的数据归纳N市三类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5分)
| ? | 技术密集型企业(%) | 资本密集型企业(%) | 资源密集型企业(%) |
| 0~16km | 70 | 50 | 38 |
| 16~48km | ? | ? | ? |
参考答案:
(1)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制造业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任答两点即可)
(2)
?
技术密集型企业(%)
资本密集型企业(%)
资源密集型企业(%)
0~16km
?
?
?
16~48km
26
40
50
?
可见,在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明显较多,资本密集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在16-48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别较少,资本密集型企业较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多,资源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
(3)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和交通,0-16km范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比较密集,且交通便捷,信息、通讯等条件较好,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多。资源密集型企业的的主导因素为地价和环境,该类企业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0-16km范围地价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少。
(4)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应该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出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合理性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使中心城区制造业就业密度降低,改变了原来中心城区制造业过分集中的格局,置换出的空间可建设商业区和居住区,使得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更趋合理,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利用不同区域的空间位置、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条件。因此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是合理的。
本题解析:
(1)根据图:N市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演变示意图,可知,N市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制造业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
(2)读图:2010年N市三类制造业企业数量空间分布对比数据,可知N市三类企业数量的分布比例分别为26%,40%,50%。可见,在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明显较多,资本密集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在16-48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别较少,资本密集型企业较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多,资源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
(3)0-16km范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比较密集,且交通便捷,信息、通讯等条件较好,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布相对较多,0-16km范围地价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资源密集型企业占地面积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少。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应该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出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根据N市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演变示意图,可知,N市制造业在中心城区制造业就业密度降低,改变了原来中心城区制造业过分集中的格局,置换出的空间可建设商业区和居住区,使得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更趋合理,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利用不同区域的空间位置、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条件,因此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是合理的。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变化特点和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半城市化”是特指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报酬、住房、子女教育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导致我国“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
B.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C.城市化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D.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读材料可知,“半城市化”是农民已在城市就业、生活,但是住房、子女教育都要在户籍所在地,农民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形成了“半城市化”现象,所以B对。农民进城打工,就是城市居民,如果没有这种户籍政策的局限,就不会有“半城市化”这种现象,A错。城市化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是滞后城市化,而不是“半城市化”,C错。“半城市化”现象与城市失业率无关,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简图,读图完成1—2题。
1、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行政因素
D.历史因素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