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14:13
1、单选题 读图,图示为昼半球,此日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所以是二分日;根据地球公转的位置可知,二分日中全部是昼半球的是3月21日。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如图所示),物体沿该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如水在这个面上是不会流动的)。大地水准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面,也是海拔高程系统的起算面。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密度和分布等信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大地水准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地水准面是一个规则的椭球面
B.大地水准面起伏最大处水流速度最快
C.大地水准面是陆地相对高度的起算基准
D.大地水准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不一定通过地心
小题2:由于地球表面71%为海洋,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大地水准面代表了地球的形状,而且这个面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面。关于地球形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赤道横截面是正圆形
B.地球的真实形状与大地水准面近似
C.赤道面是地球南北半球的对称面
D.地球南、北极圈横截面完全吻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大地水准面以海平面为基准,在大陆部分,它因重力减小而上升,在海洋部分又因重力增大而下降,所以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面;由于地球的质量不均衡,故大地水准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不一定通过地心。故选D。
小题2:地球表面71%为海洋,大地水准面以海平面为基准,且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密度和分布等信息,故地球的真实形状与大地水准面近似。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读图容易得出答案,但试题较为新颖,具有创新性。
知识扩充:大地水准面不是一个稳定的旋转椭球面,而是有地方隆起,有地方凹陷,相差可达100m以上;地球赤道横截面不是正圆形,而是近似椭圆形,长轴指向西经20°和东经160°方向,长短轴之差为430m;赤道面不是地球的对称面,与标准椭球体表面形状相比较: 南极大陆比基准面凹进24米;北极海高出基准面 14米。从赤道到南纬60°之间高出基准面,而从赤道到北纬45°之间低于基准面。这一形状是一个近似“梨”的形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反映的是北半球M、N、P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冬至日情况的一组是
A.M1、N1
B.M2、N2
C.M1、P2
D.N1、P2
小题2:三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P、M、N
B.M、N、P
C.N、M、P
D.P、N、M
小题3:若N地位于大陆东岸,则该地最可能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小题1: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故昼长都短于12小时,故M2、N2、P2符合
小题2:由于冬至日,北半球昼长的分布规律:越往北昼越短,故根据三地昼长M2>N2>P2判断
小题3:根据N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约70°,计算当地的位于约46。5°,故判断当地的气候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虚线表示初始运动方向,实线表示实际运动方向)中,正确表示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是(?)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注意结合图示应面对原始运动方向来看实际运动方向,故②③表示北半球的水平运动偏转方向。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并注意结合偏转方向的判断方法:面对原始运动方向为前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设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为ΔH,则ΔH小于30°的地方位于
A.南、北纬6.5°之间
B.6.5°S—23.5°S和6.5°N—23.5°N
C.南、北纬30°之间
D.17°S —23.5°S和17°N—23.5°N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全年正午最大太阳高度是90°,最小是90°-(23.5°-ψ),所以差值ΔH=90°-[90°-(23.5°+ψ)]=23.5°+ψ, 当ΔH小于30°则ψ小于6.5°,即位于南、北纬6.5°之间;而其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90°-(ψ-23.5°)],最小值是[90°-(ψ+23.5°)],差值ΔH为47°。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