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07:35
1、填空题 __________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在北半球,台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按__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的热带气旋。
参考答案:水平气压梯度 逆(反)
本题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向低气压作水平运动,从而产生了风,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台风是热带气旋强力发展的结果,在北半球应为逆时针旋转。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6月初~7月初降水量分布(实线,单位:mm)和气压分布(虚线,单位:hPa),读图完成问题。
1.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2.一般情况下,图中A天气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是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E.3~4月
F.5~6月
G.7~8月
H.9~10月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
1.此时锋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徘徊,形成梅雨天气。
2.A天气系统是高压系统,7~8月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国土辽阔,面积广大,各地同一季节开始的日期有所不同。下图是我国正常年份秋季开始日期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秋季开始日期等值线分布图
【小题1】影响图中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和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 ②地形 ③降水 ④植被 ⑤海陆位置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小题2】对图中地理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
A.甲地入秋日期等值线非常密集是因为该地纬度低
B.乙地成为无夏区是因为海拔高
C.丙地成为无夏区完全是因为纬度高
D.济南入秋比郑州晚是因为其海拔比郑州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小题1】读图发现,我国秋季开始有着低纬晚高纬早、沿海晚内陆早、平原晚山地早的特点,从而可以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
【小题2】甲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是造成其入秋日期等值线非常密集的主要原因;丙地成为无夏区除受纬度因素影响外,还与大气环流形式、地形等因素有关;济南入秋比郑州晚是因为海陆位置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为2014年12月4日20时00分北太平洋部分海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在答题卡上画出图中E、F-线的天气系统剖面图,要求画出锋面,并标注出冷、暖气团及其移动方向。(4分)
(2)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近,气候特征却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统计资料,简述两地夏季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4分)
(3)读丙岛地形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在①、②、③三处中建造港口最优的应是何处?并简述在该处建港口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参考答案:(1)如下所示。
(2)差异: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较凉爽干燥。(2分)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且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乙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且沿岸寒流经过,降温减湿。(2分)
(3)②处。(1分)位于海湾中,风平浪静,港阔水深(便于船只航行和停泊)(1分);位于热带地区,水面不封冻(1分);沿海地形平坦,便于筑港(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E处为冷锋天气,F处为暖锋天气,冷气团冷而重,位于锋面之下,暖气团暖而轻,位于锋面之上,且锋面坡度冷锋大于暖锋,冷锋冷气团为直箭头,暖锋冷气团有回转。
(2)甲为日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而乙地为30°N-40°N北美洲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其成因可以从大气环流不同(甲地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而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洋流性质不同(甲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乙地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来分析即可。
(3)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需港阔水深,避风,适宜泊船;图中港口位置建在②处,该处水深,位于海湾处,风浪小,沿海地形平坦,位于热带,水面不封冻。
考点:冷暖锋分析;气候成因及特征;港口建设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 ② 等值线的数值是( )
A.50
B.200
C.400
D.800
【小题2】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②为等值线里出现了闭合的中心,由经纬线可知②位于祁连山山脚下,该处降水出现高值。由于②相邻的两条等值线的值分别为200和400,②应取400,故选C。
【小题2】①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角处,其降水丰富是因为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C。
考点:降水量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