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16 06:06: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中的线段表示一段经线,线段上的数据为纬度,MN以及PQ之间均为海洋,NP之间为陆地。据此完成(1)--(5)题。

(1)N点所在地区附近(?)
A.有寒流经过? B.有世界性大渔场分布
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是河口地区
(2)该地区的最大河流,其水文特征是(?)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 B.含沙量大
C.冰期较短?D.流量大,通航里程长
(3)该段经线所在的国家,其城市化特征为(?)
A.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B.起步早,城市化水平低
C.起步晚,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
D.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聚集于城市
(4)该段经线所在国家为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问题,以所产某农产品为原料研制汽车能源,该农产品是(?)
A.长绒棉? B.甘蔗? C.木材? D.油棕
(5)该国家对某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全球的影响是(?)
A.酸雨危害加剧?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参考答案:(1)D? (2)A? (3)D? (4)B? (5)B


本题解析:
(1)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纬30°至赤道之间,又向北、向南都为海洋,则该地只能位于巴西东部地区。
(2)N点是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最大河流就是亚马孙河,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该河流经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很小,则河流经流量季节变化小,同时该河流域为热带雨林区,人口稀少,无航运需求。
(3)巴西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而导致城市问题严重。
(4)巴西是世界较早实行汽车燃乙醇汽油的国家,主要是利用当地盛产的甘蔗为原料提取乙醇。
(5)巴西现在由于大面积开发热带雨林,而导致全球变暖加剧。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a)?(b)
(1)读图(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2)图(a)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4分)
(3)分析图(b)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4)图(b)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4分)


参考答案:
(1)分布特征:大致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1分)
原因:①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1分)
②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1分)
③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1分)
(2)①内陆比沿海年均温高, 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2分)
②东岸比西岸年均温高,是因为东岸受暖流的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2分)
(3)热带草原气候。(1分)
成因:①M所在地区纬度低,全年气温高;
②夏季(1月)东南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形成温季;冬季(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形成干季。(3分)
(4):①西部海域:寒流经过,受离岸风影响,沿岸上升流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2分)
②西南部: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水障,鱼群聚集。(2分)


本题解析:
(1)结合图中信息进行描述;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对气候的影响分析原因,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
(2)受海陆位置和洋流等因素影响,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的年均温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内陆比沿海气温高;回归线地区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是由于洋流的影响,东岸比西岸气温高。
(3)结合M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并说明原因,M城市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夏季(1月)信风带来水汽;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
(4)结合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说明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北部受沿岸上升流影响,南部受寒暖流交汇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日本、德国、印度、巴西四国争取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争常)是国际政治舞台的一件大事。读该四国经纬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四国气候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丁国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农产品有柑橘、油橄榄等
B.甲国为热带草原气候,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
C.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丙国最大平原人口稀少
D.乙国北部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小题2:关于四国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国的能源极其短缺,需要从中东进口石油
B.甲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贫乏
C.乙国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
D.丙国缺煤少油,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3:关于四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国中只有丙国不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
B.在乙国南部山地的河谷地带适于种植葡萄和啤酒花
C.在甲国东部高原地带由于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适于棉花生长
D.丙国沿海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小题4:通过海运从丙国运往丁国的商品(?)
A.最近的航线经过巴拿马运河
B.主要是石油、铁矿石
C.最近的航线经过马六甲海峡
D.主要是棉花、天然橡胶等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
小题1:利用四国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表示印度;乙表示德国;丙表示巴西;丁表示日本。故丙表示巴西,其最大的平原为亚马逊平原,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不利于人类生存,故人口稀少。
小题2:乙国表示德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石油资源需大量进口。
小题3:乙国为德国,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故种植业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山间河谷地带,主要作物为葡萄和啤酒花等,正确。
小题4:丙表示巴西,丁为日本,最近的航线为巴拿马运河航线;而丙国出口的商品不包括石油和棉花。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回归线经过的两条世界著名大河的位置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乙河中上游地区是所在国小麦的集中分布地区,其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主要有
①降水十分丰富?②土壤肥沃?③光照资源丰富
④水源丰富?⑤高产良种的推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30.甲、乙两河流域均是世界上较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和灌溉水利工程是两地都常见的文化景观
B.乙河流域古代文明发源地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常表现为几个点
C.楔形文字是甲河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文化要素
D.中国的造纸术和火药技术传入甲河流域属于迁移扩散


参考答案:
29.B
30.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表为七大洲面积资料,根据表格完成问题。

大洲代号







面积:万平方千米
4400
1000
2400
900
1800
3000
1400
下列有关各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大洲跨经度最多? B.③大洲临接四个大洋
C.赤道穿过⑤大洲的中部? D.⑦大洲淡水资源最丰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七大洲的面积可知,①—亚洲、②—欧洲、③—北美洲、④—大洋洲、⑤—南美洲、⑥—非洲、⑦—南极洲。大洲跨经度最多是南极洲;大洲临接四个大洋是亚洲;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南极洲淡水资源最丰富。所以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