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05:52
1、综合题 【城乡规划】下图为南通市城镇规划示意图及所管辖县(市)城关镇情况统计表,该规划以两轴四组团为中心。读图回答问题。(10分)
(l)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2分)
(2)南通所辖县(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该地区城镇以组团式发展的好处是:___。(3分)
(3)南通核心组团其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最快,原因是___,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5分)
参考答案:
(1)沿江、沿海分布,沿交通干线分布(2分)
(2)金沙镇(1)?充分利用公共设施;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发展留有空间大(2分)
(3)原因:紧靠苏南,沿江,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人才条件优越(3分)
问题:合理控制人口与用地规模;避免盲目引进企业;防治城市环境污染(2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城市主要是沿江、沿海分布,沿交通干线分布。
(2)由表格资料可知,南通所辖县(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金沙镇(总人口/总面积)。该地区城镇以组团式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公共设施;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发展留有空间大。
(3)南通核心组团其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最快,紧靠苏南,近上海,沿江,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人才条件优越。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城市用地盲目扩大、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控制人口与用地规模;避免盲目引进企业;防治城市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A项城市化不仅指人口向城市集中,且指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化的过程;错误;C项,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等差距缩小;错误。故选B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
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市中心多为商业区,但某些交通不便的地段,商业不愿付出较高的地租,而形成住宅区。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地区城市化发展示意图。
小题1:据图分析,与1978年相比,2010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标志有哪些?
小题2:简要说明城市化对该区域的地理意义。
小题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就城市化对水循环影响组织探究,甲组同学发现,某地区城市化前后径流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你说出径流的具体变化,并帮助他们分析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特大城市的出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
小题2: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小题3:经过城市化建设地表径流比城市化前增加了,地下径流减少了
大量水泥地面和水泥建筑,使下渗减少,蒸发、蒸腾减少,因而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从城市人口,城市数目,城市规模等方面分析。
小题2:城市化对该区域的地理意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分析。
小题3:城市化发展,带动城市景观的变化,从而影响城市水循环的环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1年我国因大雨而发生内涝的城市将近20座,且城市内涝严重。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C.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小题2: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同,“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堵?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系统能力弱?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小题3:下列不属于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措施是
A.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
B.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C.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以降低人口密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造成城市上升气流运动显著,形成降水丰富。正确的是C项。
小题2:城市的弊端表现在环境问题、交通、住房、城市内涝、治安等方面。正确的是B项。
小题3:针对城市化造成的地理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从减少污染、改善交通、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等方面入手。不能盲目扩大城市用地规模。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