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16 05:53: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示意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24~25题。

小题1:1990年该国城市人口大约是?(?)
A.2亿
B.2.9亿
C.3.8亿
D.4.7亿
小题2:有关该国人口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61年到1976年乡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减少
B.1976年以前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比1976年以后更快
C.1961年到1990年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相当
D.1961年到1990年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城市化。第24题,读图计算,根据1990年该国的乡村人口数(约8、5亿)和城市化水平(约27%)。可计算该国的城市人口数量。
小题1:第25题,A项城市人口减少,错误。虽然该国的城市化水平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下降,但由于总人口增长,故城市人口也是增长的。C项1961年到1976年乡村人口增长,而城市化水平下降,说明城市人口的增长较慢。错误。D项1961年到1976年城市化水平下降。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回答图中ab两曲线

[? ]
A、a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B、b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C、ab曲线均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D、b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右图),回答6—7题。?

小题1:该国丙——丁时期,出现或反映的主要社会现象有
A.社会生产力下降
B.人口死亡率下降
C.社会负担不断减轻
D.出现逆城市现象
小题2: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时期—B ? B.乙时期—A?
C.丙时期—B? D.丁时期—B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丙丁时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将加重,社会负担增大,死亡率提高,能够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三角坐标的阅读需要找准坐标轴,然后找到平移轴。甲时期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高,为B;A时期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高,为丙丁时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北京公交票价由2元变为1元,主要有利于
[? ]
A、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
B、扩大居民出行,方便居民外出旅游
C、降低城市中心人口密度
D、便于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城市中,不同地段担负着不同的职能,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形成的区位条件不同。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城市功能区是指:
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
B.城市内由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带
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设区
D.城市人口统计区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城市功能区特点的是:
A.功能区是指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B.在同一功能区内,既有它的主要功能,也可兼有其他功能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商业区、一个工业区和一个住宅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各种活动之间的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形成城市功能区。
小题2:不一定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商业区、一个工业区和一个住宅区,有可能有两个以上商业区等,D是错误的,其它的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