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20-01-16 05:53: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同样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比较和联系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
材料一? 2008年中印贸易总额为517.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修建一条连接中印两国间“跨国通道”成为发展贸易合作的迫切需要。
材料二?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西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的军事运输公路,打破了日军对中国抗日战场的陆上国际封锁,被称为“抗日生命线”。
材料三?史迪威公路示意图

(1)重修史迪威公路在自然条件方面将面临哪些困难?(8分)
(2)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和印度的传统行业,两国发展纺织服装行业共同具有的优势是什么?(10分)
(3)修建中印两国间“跨国通道”对昆明钢铁集团的发展有何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海拔高,地势崎岖,山高谷深;跨越大江大河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质灾害多发;气候条件恶劣,多暴雨。(8分)
(2)原料丰富;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对外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开拓国际市场。(答对5点得10分)
(3)有利于缩短从印度进口铁矿石的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钢铁产品向缅甸、向印度出口,扩大市场。(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一般货轮6月初从广州出发驶往伦敦,历时近2个月。完成下题。

货轮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重要的海峡位置。从广东到伦敦最短航线为苏伊士运河航线,依次经过④马六甲海峡;①曼德海峡;②直布罗陀海峡;③英吉利海峡。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图(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a)?(b)
(1)读图(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2)图(a)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4分)
(3)分析图(b)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4)图(b)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4分)


参考答案:
(1)分布特征:大致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1分)
原因:①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1分)
②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1分)
③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1分)
(2)①内陆比沿海年均温高, 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2分)
②东岸比西岸年均温高,是因为东岸受暖流的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2分)
(3)热带草原气候。(1分)
成因:①M所在地区纬度低,全年气温高;
②夏季(1月)东南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形成温季;冬季(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形成干季。(3分)
(4):①西部海域:寒流经过,受离岸风影响,沿岸上升流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2分)
②西南部: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水障,鱼群聚集。(2分)


本题解析:
(1)结合图中信息进行描述;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对气候的影响分析原因,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
(2)受海陆位置和洋流等因素影响,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的年均温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内陆比沿海气温高;回归线地区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是由于洋流的影响,东岸比西岸气温高。
(3)结合M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并说明原因,M城市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夏季(1月)信风带来水汽;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
(4)结合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说明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北部受沿岸上升流影响,南部受寒暖流交汇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8分)

?


自然带类型
?
?
主要气象灾害
暴雨洪涝、干旱
寒潮
主要气象灾害形成原因
?
?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
?
小题2:比较A城市与芝加哥两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的异同点。(5分)
城市
A
芝加哥
相同点
?
不同点
?
?
?


参考答案:
小题1:
?


自然带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分)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
主要气象灾害
暴雨洪涝、干旱
寒潮
主要气象灾害形成原因
夏季风的不稳定,造成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量大(2分)
中部平原纵贯南北,高纬寒冷空气易长驱直入(2分)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1分)
乳蓄业(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甲是我国的长江中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是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再结合表格提示来回答;
小题2:A是武汉市,其与芝加哥两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的异同点结合图中河流、湖泊和铁路交通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右图为美国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小题1:有关图中箭头的地理涵义叙述正确的是?
A.该箭头表示农畜产品的调运
B.该箭头表示花卉水果的流向
C.该箭头表示矿产资源的运输
D.该箭头可以表示人口的流动
小题2:20世纪中期以后,与引发该地理现象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
A.战争因素
B.工业发展
C.环境质量
D.开发资源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