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51:14
1、综合题 读下图“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分析Q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分析该地区成为著名灌溉农业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4分)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沙漠化
C.石漠化
D.红色荒漠
(3)分析Q、R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6分)
(4)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1)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热量条件好;灌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2)AB
(3)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4)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本题解析:(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因素综合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实际状况分析。(2)图示Q地位于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R地位于沙漠边缘,故沙漠的扩展导致该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3)结合上题分析,Q地的土地盐碱化可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降水量、蒸发量)和人类活动(不合理灌溉)分析,而R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可从该地区沙漠的扩展,即西北季风的影响方面分析。(4)草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从其涵养水源和增加地表摩擦力,降低风力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并能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分析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等内容综合分析,注意借鉴课本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木薯是喜高温,不喜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水薯约7.5吨。图9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9回答问题。
小题1:图9所示区域最适宜种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及等值线应用。
小题1: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木薯是耐高温,不喜霜雪的作物”,可判定答案一定要选择年均温最高的。
小题2:“与化石能源相比”A不可能,化石能源都是埋在地下的,地上还可以种地呢;C错,7.5吨木薯才能提炼1吨的乙醇,与石油的“全身都是宝”相比(这个应该知道吧,石油中的各类成分都有用),转化效率很低,故运输量其实很大;D项最荒唐,农产品的保质期能和石油、煤炭比么?故答案:B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2分)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b ?山脉,西到a日月山,北到d长城,
南到c?山脉。
(2)(2分)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
(3)(5分)黄土高原目前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气候:?,地形:?,
植被:?,土壤:?。
参考答案:(1)(每空1分共3分)太行山,长城,秦岭
(2)(2分)西北高东南低
(3)(每空1分共5分)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起伏大或沟谷纵横或千沟万壑,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3题。
? 
1、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③→④→②
D、④→①→③
2、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消费市场扩大
B、原料供应充足
C、劳动力廉价
D、技术水平较高
3、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 ]
A、环境污染加剧
B、就业压力增大
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
参考答案:1、B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由于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桑地面开阔而平坦的区域,且黄土疏松,下滲多,故地表径流不易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