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51:14
1、单选题 读“东部沿海地区图”,并回答问题。
小题1:A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F地区优越的是?
A.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
B.交通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大
小题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A.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D.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产业发展。
小题1:图示A为辽中南工业区,较F长三角工业区资源丰富。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区,故雨热同期,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A城市钢铁工业发达,其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燃料
C.交通
D.市场
小题2: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城市北侧山脉是贺兰山
B.A城市附近河段的年径流量由西向东减少
C.A城市附近的河段无结冰期
D.A城市为呼和浩特市
小题3:B地区近几年来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产生构造地震?③暴雨增多
④风沙危害加剧 ?⑤土壤盐碱化加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A为包头,钢铁工业发达主要和有丰富的煤、铁矿石资源有关。
小题2:A城市北侧山脉是阴山;A城市附近河段的年径流量由西向东增加;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河流有结冰期;A为包头市。
小题3:B地区近几年来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图示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开发矿产资源还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壤沙化,风沙危害加剧。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3分)读南亚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从甲至乙的地势变化特征。
(2)图中a、b二大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3)图中数码①、②、③代表的是A国三大著名的工业区。近年来,对该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工业区是?。
(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A国①、②两大工业区工业结构的特点。并简要说明①工业区整治方向。
参考答案:(13分)
(1)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间低(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地势最高;中间为恒河平原,最低;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较高)(3分)
(2)政治文化中心(首都)(1分)?政治因素(1分)
(3)③(2分)
(4)①重工业为主(1分),②轻纺工业为主(1分)。①工业区整治方向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消耗资源和能源较少而市场需求量大的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1分);调整工业布局,促进各行业平衡发展;积极发展现代交通,建设完善的高速运输网络(1分);发展科技,增大投入(1分);防治污染,整治环境等(1分)。
本题解析:印度半岛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重要的国家,尤其是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工农业体系。本题考查南亚地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及面临的问题和整治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该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 浙江丘陵 | >60% | 成都平原 | <40% |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 <5%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反映蒸发量大,A错误;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也不一定大,比如云贵高原,B错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山区地形坡度大、多阴雨天气,故下渗和蒸发量都小于平原地区,故C正确;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由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下渗严重,D错误。
小题2: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反映其蒸发量或下渗加大,故判断可能为森林破坏。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资料的基本信息,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判断影响蒸发量、下渗的主要原因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2011年冬春季节,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干旱。读“我国部分地区旱情分布(阴影)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
B.冬小麦
C.水稻
D.油菜
小题2:缓解北方旱情的短期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建南水北调工程
B.开发地下水
C.优化灌溉方式
D.实施人工降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
小题1:图示干旱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为冬小麦。
小题1:注意短期措施的要求,建南水北调工程工程量大,时间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