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50:35
1、综合题 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甲地地形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_______循环,该循环最重要的地理
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山地(1分)?向斜槽部受挤压(1分)?物质紧密(1分)?不易侵蚀(1分)?
(2)断层(1分)?背斜(1分)
(3)冲积扇(1分)?流水沉积(1分)
(4)海陆间循环(1分)?更新陆地淡水资源(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甲地地形山地,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紧密,不易侵蚀。
(2)根据岩层的弯曲和错位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图示:乙地区为断层;丁地为背斜。
(3)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
根据图示:丙处地貌的名称是冲积扇,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流水沉积。
(4)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循环,该循环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形成( )
①裂谷或陡崖 ②向斜和背斜 ③山岭或谷地 ④高大的山脉或沟谷、河流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向斜和背格都是由褶皱形成的,高大的山脉往往是由褶皱形成的,沟谷、河流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月所属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此时,别德马城(64°W,40°30′S)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风
D.偏北风
【小题3】布宜诺斯艾利斯湖周围被安第斯山脉环绕,拥有阳光明媚的小气候,该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板块挤压隆起形成
B.火山喷发活动形成
C.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海陆形状和右图中的地名,可以判断此图是南美洲部分图。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分析,此时40°S纬线以北有一个高压带存在,40°-60°之间是盛行西风带的,南半球西风带北面与副热带高压带相临,30°纬线附近是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范围,此时高压移动到40°S附近,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南移。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是夏季,夏半年。从右图中景观看,布宜诺斯艾利斯草木葱绿,是夏季景观。B对。A、C、D错。
【小题2】根据别德马的纬度是40°30′S,判断别德马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受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影响。在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是西北风,所以D对。A、B、C错。
【小题3】板块挤压隆起、火山喷发活动都是内力作用的表现,不是湖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A、B错。流水侵蚀地貌主要是沟谷、峡谷,不会形成湖泊,C错。只有冰川侵蚀过程中,冰碛物堆积,冰川融化积水可能形成湖泊。D对。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带的风向,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6分)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处的可能是什么岩石?请说明其岩石的形成原因。(6分)
(2)如在A、B两处采煤,要注意的事故依次可能有什么?(4分)
(3)说明甲地的地貌类型、判读依据及其形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大理岩(2分) C位于石灰岩层,附近有岩浆侵入活动,石灰岩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条件下变质成大理岩(说理清楚即得满分4分)?
(2)瓦斯爆炸 透水事故(4分)?
(3)甲地:山地(2分);因为气温中间低,四周高(2分);成因: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 (2分) 。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例判断:C处位于石灰岩岩层,该处接近花岗岩岩浆侵入的位置,所以有可能变质成大理岩。主要原因是:C位于石灰岩层,附近有岩浆侵入活动,石灰岩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条件下变质成大理岩
(2)A处为背斜,应注意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应注意透水事故。
(3)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判断:甲地的地貌类型为山地。判读依据是因为气温中间低,四周高。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
点评: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