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49:45
1、综合题 读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
(1)A图所示三角洲地区:
Ⅰ城市_________(填代号)是我国最大城市。
Ⅱ本区农业发展不利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
Ⅲ简要分析该区发展经济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至少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三角州地区:
Ⅰ写出图中序码所代表的著名经济特区,D是________(填名称)。
ⅡB图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在1979~1990年间,该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发挥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大力发展________密集型产业;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该地区该资源优势逐渐丧失。通过产业升级,________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ⅢA、B两个三角洲地区相比,________(名称)三角洲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参考答案:(1)
I:⑤;
II:台风;洪涝(位置可换)
III:①工农业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和工业基地;②海陆交通便利③经济腹地广阔④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⑤城市化水平高,消费市场广阔⑥经济开放程度高。
(2)
I:珠海
II:劳动力;高新技术
III:珠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题。?
1.日本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2.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C.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
D.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E.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F.广开能源进口渠道
G.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H.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是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2.我国由于技术水平低,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到很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后要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考点:主要考查了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 )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②水资源丰富的大平原,一定吸引着众多的人口来居住
③人类每次大规模利用新兴的能源,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④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口的分布不仅受水资源的影响,还受其它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会影响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可能会导致陆地自然资源的枯竭;但是陆地自然资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随着科技进步,人类会不断地发现新的能源,随大规模利用新兴的能源,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故选B。
考点:陆地自然资源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2.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出现逆
城市化现象3.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重的是
A.核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E.①②⑤
F.①②③
G.②③④
H.②③⑤
I.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G.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通过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发展经济与保持环境的理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以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染程度都较低。A~C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程度也随之加剧,故判断可能为污染较严重的钢铁工业。
2.C点以后经济继续发展,但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反映了经济发展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措施,和改进了生产技术,产生的环境污染减少。
3.结合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教训,即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我们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国家西部是集约式绿洲农业区,是该国重要的农业区,中部是山岳地带,属传统农业区,东部为林地农业区。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3分)
(2)简述西部灌溉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解决措施。(3分)
(3)分析西部灌溉区成为该国重要农业区的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位于南美洲西(西北)部,西临太平洋(1分)。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1分)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安地斯山脉纵贯南北)(1分)
(2)限制性因素: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1分),水资源短缺(1分)。措施:东水西调。(1分)
(3)位于西部沿海平原,地势平坦;(1分)地处安地斯山脉背风坡,受寒流影响,降水少,光热充足;(1分)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1分)灌溉水源较丰富(1分)。
本题解析:
(1)利马是秘鲁的首都,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滨临太平洋,该地理位置也可以直接从左下角的附图中得出。结合河流分布与流向,可判断秘鲁地势中高,东西两侧低,由于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其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2)秘鲁西部受寒流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水资源短缺为西部灌溉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由于东部地处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因此解决西部缺水的措施是东水西调。
(3)主要分析自然条件,一般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如地形上,位于西部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气候上,光热充足;;水源上,灌溉水源较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