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48:24
1、单选题 图为夜半球,O、P为晨、昏线的分界点,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图为7月22日夜半球,P在N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小题2:若P点坐标为(70°S, 0°),M为OP的中点,关于该日M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统计有如下四图,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抽象光照图和太阳高度统计图的判读能力。
小题1:根据图示为夜半球,结合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OMP为昏线,当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越往南昼越短,即日落越早,故P点在N点的西侧,南北方向上,晨昏线的分界点是距离南极和北极最近的点,故P点在N点的南侧。
小题1:根据P点的位置为(70°S, 0°),则太阳直射点为20°S或20°N,则M点位于OP的中点,即位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70°,P点为晨昏线的分界点,即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时间为0时或12时,而p点经度为0°,而M点时间为18时,则经度为90°E或90°W,则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的14时或2时,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月10月12日9时,中国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船在轨飞行119小时,绕地球飞行圈,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6日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材料二?下图为一假想宇宙飞船M绕地球公制轨道及方向的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的时间是2005年10月6日8时(北京时间),飞船往返于最南与最北的时间间隔是1小时。
1.当“神舟六号”发射时,全球的两条日期分界线为2.“神舟六号”在轨飞行时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比3.飞船M在地表投影(飞船、地心的连线与地面的交点)的纬度范围不超过4.飞船M第二次到达最北时的位置大约是5.飞船M第二次到达P点时绕地球转了
A.180°和165°E
B.180°和15°W
C.0°和180°
D.0°和15°
E.
F.线速度相同,角速度飞船较地球大
G.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飞船较地球大
H.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与地球相同
I.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比地球自转速度大
G.30°
60°
90°
180°
165°E,30°N
165°E,30°S
150°
,30°N
180°,30°N
1圈
2圈
12圈
24圈
参考答案:1. B
2. D
3. B
4. C
5. D
本题解析:1.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固定不变的日界线,它的东边是“昨天”,它的西边是“今天”,另一条是移动的,却地球上“今天”零点所在的那条经线。解题时只需算出东经180度经线的地方时,即可依据时间推算出“今天”的范围。
2.因为飞船往返于最南与最北的时间间隔是1小时,可知角速度为180度每小时;2小时转一周可见其线速度比地球上任一点的线速度都大。
3.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图中飞船运行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30度,故飞船在地表投影的纬度范围应小于或等于60度。
4.这道题重在考查学生地球运动速度和周期的应用,第二题可依据周期为1小时和第一次最北时的经度为东经165度加上地球自转1小时的角速度推算出结论为东经150度,而纬度没变,故选C。
5.飞船第二次到达P位置时,应考虑地球已自转了一圈,故为24小时,也即飞船已绕地球运行了24小时。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19—20题
小题1:若图示意某日甲、乙、丙、丁、戊五地的夜长情况,则五地中 (?)
A.纬度最高的是丙地
B.甲与戊纬度数值相同
C.丁地夜长与乙地昼长相同
D.该日丁与丙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小题2:若图示意某地一年中甲、乙、丙、丁、戊五日的夜长情况,且甲日为6月22日,则表示12月22日的是(?)
A.乙
B.丙
C.丁
D.戊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
小题1:根据同一日期,五地的昼夜长短分布判断,A项丙地昼夜等长,故为赤道,纬度最低。错误。B项甲地的昼长与戊的夜长相同,故判断甲戊两地为不同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正确。C项丁地夜长约18小时,而乙地昼长约16小时,不相等;错误。D项由于此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丁地的纬度位置不确定,故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无法比较。
小题2:同一地方,夏至日的昼长与冬至日的夜长相等,故判断12月22日为戊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30届奥运会。7月27日20:12(伦敦当地时间)奥运会开幕,下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从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小题2:第30届奥运会举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伦敦正处于秋高气爽的季节
B.北印度洋的洋流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我国东南沿海正处于台风多发时期
D.长江正处于枯水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昼夜长短分布可知,甲昼长10小时,乙昼长12小时30分,丙昼长17小时30分,丁昼长15小时30分。开幕当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自南向北昼越来越长,所以正确的排序是B项。
小题2:第30届奥运会举行期间,北半球处于夏季,北印度洋的洋流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我国东南沿海正处于台风多发时期,长江正处于丰水期,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不同纬度一年中昼长变化曲线图,a b c 为三个不同纬度上所作出的曲线,A、B、C、D为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题
1.在c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2.在b纬度可以看到的景象是:3.如果a位于北半球,则在B日期前后:
A.一年中四季分明
B.草木有明显枯黄葱绿变化
C.经常可以看到极光
D.全年高温
E.四季如春
F.在C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G.一年中有一天的极昼现象
H.一年中有半年左右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上
I.漠河的白天长于广州
G.北京的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小值
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南非开普敦昼长达全年最大值
参考答案:1. D
2. C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c点的昼长全年均为12小时,该地位于赤道上,终年高温多雨。
2.b纬度各地在B时昼长为0,出现极夜现象,在D时有极昼现象;b纬度应为极圈,不会四季如春;只有一天极昼、极夜现象,不会出现有半年左右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上。因此A、B、D三项错误。
3.如果a位于北半球,则在B日期前后,a昼最长,应为6月22日,因此漠河的白天长于广州,北京的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只有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非开普敦昼长达全年最小值。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各地昼长分布和变化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昼长的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是解题失误的主要原因。
【规律技巧】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另一半球相反。
(2)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
某半球受太阳直射时昼长夜短,直射该半球回归线时该半球昼达最长,夜最短,且该半球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另一半球相反。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在二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