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48:03
1、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飞船。飞船运行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赤道面之间成43度的夹角,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时间大约21小时。读“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位置示意图”,完成问题。
1.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与“远望”四号航天测量船相距约2.位于三大洋的四艘“远望”航天测量船,与北京时间相差最大的是3.“神舟”五号在太空中,一个昼夜更替的周期为
A.3800 km
B.5800 km
C.7800 km
D.9800 km
E.“远望”一号
F.“远望”二号
G.“远望”三号
H.“远望”四号
I.1.5小时
G.7小时
14小时
24小时
参考答案:1. C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地图。
1.图示酒泉与“远望”四号的位置经度大致相同,跨纬度约70°,故距离为70*111KM。
2.北京时间位于东八区,而图示远望二号位于西十一区,故时差最大。
3.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时间大约21小时。故计算昼夜更替周期为1.5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年4月13日,朝鲜在西北部东仓里新建的“西海卫星发射场”高约50米的大型发射台发射了人造卫星(导弹),但卫星在发射升空数分钟内即发生爆炸。朝鲜随后宣布,今后仍将以“宇宙开发”为目标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表面对应的点相比
A.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小题2:下列各图中的点代表四颗同步卫星对应地面所处的昼夜情况(阴影代表黑夜),现在哪个对应地区正进入昼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同步卫星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地球的自转同步,故自转角速度相同,但由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半径较地面上对应的点长,故自转线速度较地面上对应的点快。
小题2:“正进入昼半球”,说明该对应点处于晨线上,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A图黑点顺着自转方向正进入夜,错误;B图示黑点顺着自转方向正进入昼半球,正确;C图示黑点处于昼半球,错误;D图黑点顺着自转方向正进入夜半球,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基本规律和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根据昼夜变化特征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以下有关地球上四季更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B.从天文含义看,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的季节
C.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变化,是划分四季的基础
D.为了与气候变化相符,许多国家一般把6、7、8三个月划分为春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四季的划分。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为了与气候变化相符,许多国家一般把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题。
小题1: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A.M地的白天比N地长
B.M地的白天比N地短
C.当N地为5 日下午7时,M地为6日上午5时
D.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N地
小题2:如图所示的日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悉尼正处于一年中的多雨期
B.我国北方多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C.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D.从波斯湾驶往日本的油轮在途经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北半球地区,在北极地区出现了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所以北纬60度纬线上的M比在北纬40度纬线上的N的白昼时间长。故选项A是正确的。当N地为5 日下午7时(即当地时间的19时日落),则与N地同纬度的点的日出时间是当地的地方时的5点,M地应该为6日上午5时以前;M N都在直射点以北,M点纬度更高,距直射点更远,所以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N地。所以选项B C D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小题2:图示期间为北半球的夏季,悉尼正值冬季,应该是温和少雨季节;我国北方正值多雨季节,不可能出现较大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大风或沙暴天气应该是北半球的春节;塔里木河是以高山上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河流的水量大,正值丰水期。故选项A B C 的说法均是错误的。北印度洋海区是属于季风洋流,夏季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呈现为自西向东的顺时针方向流动,故从波斯湾驶往日本的油轮在途经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选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生能正确判读图示为北半球的夏季的日照图,需要考生熟悉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及相应时期地表的地理事物特征。试题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淡水结冰温度为0°C,海水结冰温度为-4°C。
材料二? 2011年春节期间,受到30年不遇的持续低温影响,渤海沿岸天津等港口航道“千里冰封”。
材料三?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四?渤海海带种植一般在11月上旬开始分苗,5月—7月收获。海带养殖以平坦的泥底或泥砂底海区为好,在水深8米—30米处,风浪较小,光照充足的海区为宜;切忌在工农业废水污染的水域中养殖海带。
(1)描述图中两海域海冰分布的特点。(4分)
(2)解释L海区海冰面积较大的原因。(6分)
(3)结合图文资料,评价渤海海域发展海带养殖的区位条件。(16分)
参考答案:
(1)渤海海域海冰面积大,黄海海域海冰面积小;渤海海冰主要集中在海域的海湾处。(4分)
(2)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位于海湾,陆地影响明显;海水浅;河水汇入。(6分)
(3)有利条件:大陆架宽阔,海水较浅;海域相对封闭,风浪较小;晴天多,光照条件好;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等。不利条件:渤海海域污染重,水质较差;冬季海水结冰影响海带养殖。(16分)
本题解析:
(1)这是一道读图题,从图中即可看出两海域海冰分布的特点,渤海海域海冰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而且是渤海海域海冰最为集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地区,而黄海海域海冰只是在辽东半岛岩岸有较小面积分布。
(2)L海区与其它海区比较纬度高,位于海湾,海水浅,受陆地影响较大,冬季气温偏低,加之河水汇入,淡水比重较大,提高了结冰的温度,所以该海区海冰面积较大。
(3)这是一道评价题,既要说出该地发展海带养殖的有利条件,也要写出对海带养殖不利的方面。读图可以看出渤海海域海底深度大部分不超过50米,浅海大陆架分布范围广,渤海属于内海,海域封闭,而且周围多海湾,风浪较小,周边为温带季风气候,晴天日数多,光照充足,山东、辽宁、河北三省都是人口大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而且国家政策支持海洋事业发展,都有利于海带养殖;然而渤海周边靠近我国两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共生产排放污水较多,水质较差,而且渤海纬度较高,冬季海水结冰范围较大,对海带养殖不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