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48:03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海地地震发生时,全球旧的一天范围是新的一天的
A.1倍多? B.2倍多? C.3倍多? D.4倍多
2.海地地震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GPS获取震后的灾区影像资料
B.地震发生时,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点上有角速度,无线速度
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而变化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随纬度而变化
D.近日点地球公转线速度最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外,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极点上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A错误;B正确;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C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变化的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节气或月份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
A.夏至日
B.冬至日
C.近日点
D.远日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球公转最快为近日点位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表是我国A、B两城市(忽略两地海拔差异)某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回答问题。
|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 A城市 | 06:06 | 17:06 |
| B城市 | 07:14 | 18:34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根据两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两地的昼长,A地昼长11小时,B地昼长11小时20分,则我国各地(北半球)出现昼短夜长,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错误;此时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故判断A地纬度较B地高,B正确。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故日出东南方向,C错误。D项分析见下题。
小题2:根据A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其正午为北京时间11:36分,即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早24分钟,即当地经度位于120°E的东侧6°。故当地经度为126°E。
小题3:同理可计算B地经度为106.5°E,故A城市位于B城市的东侧,结合两地的昼长可判断A城市位于B城市的北面。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并进一步计算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城市地处21.5°N,冬至日时,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A.楼高的2倍
B.楼高的3倍
C.与楼高相等
D.楼高的4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楼之间的楼间距应有前楼的影子决定,根据当地21.5°N,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可利用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故楼高与影长相等。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解题的关键是能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并通过画图构建直角三角形,计算前楼的影长(即两楼之间的楼间距)。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