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43:10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肃省舟曲县突降暴雨引发山洪导致特大泥石流灾害。截至8月21日,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
材料二:
2010年8月7日0时甘肃省等压线和甘肃省年平均等降水量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判断,此时,控制甘肃当地的气压系统是________,影响当地的锋面天气是________。
(2)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甘肃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什么?分析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说明舟曲这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低压槽;冷锋
(2)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
形成原因:①夏季风(或东南季风)的影响,距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②地形的影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3)自然原因:①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②地形坡度大,多地形雨;③地质构造复杂,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④植被覆盖率较低。(任答两点)
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较快,经济迅速发展;②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破坏森林植被,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③人工建筑堵塞河道,导致河道疏浚不畅。(任答两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 ]
[? ]

[? ]
参考答案:1、A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7月气温分布状况是2.关于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城市均高于24℃
B.①处气温低于24℃
C.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
D.①与②处气温相同
E.北京的年均降水量小于郑州
F.④处的年均降水量大于③处
G.山区、高原年均降水量大于平原
H.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mm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太原的7月均温低于24 ℃,故A选项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地位于秦岭山地,海拔高,气温应低于24 ℃,B选项正确;太原的气温为20~24 ℃,石家庄的气温为24~28 ℃,两地最大温差小于8 ℃,故C错误;据图可知②地的气温高于①地,故D选项错误。
2.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郑州的年降水量为600~800 mm,北京的年降水量也为600~800 mm,因此从图中无法判断出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关系,故A选项错误;④处的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下,③处的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上,故B选项错误;山地背风坡的年降水量应小于平原,故C选项错误;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原理,可知太原、石家庄的年降水量均小于600 mm,可得出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回答下题。
小题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n均表示鞍部
B.mn线为山脊线,分水线
C.pq线为分水线,山脊线
D.mp均表示河流流向
小题2:若图中曲线为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B.n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C.q对应的近地面气压一定比n地近地面气压低
D.n点气压一定比m点气压低
小题3: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 a>b>c,且图示地区为大范围的、海陆兼备的地区,pq位于陆地,mn位于海洋,则此时
A.p地一定盛行夏季风
B.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多雨
C.m地可能有寒流通过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读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基本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致与纬线平行
B.海拔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
C.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D.年日照时数东部大于西部
小题2:关于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的判定及原因,正确的是( )
A.3600小时<甲<3800小时——海拔较高,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
B.3400小时<甲<3600小时——深居内陆,降水量较少
C.2400小时<乙<2600小时——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较多
D.2600小时<乙<2800小时——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等值线数字显示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小题2:甲地数字外低内高,相邻两条等值线相差200小时,故甲地介于3600小时和3800小时之间,乙地小于2600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