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42:30
1、单选题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M界面为( )
A.地表
B.莫霍界面
C.软流层
D.古登堡界面
【小题2】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
C.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
D.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M界面在青藏高原地区深度可达60~70千米,在青岛附近则仅有30千米左右,由地球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可知,图中M界面为地壳和地幔分界面──莫霍面。
【小题2】读图可知,图中基本上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A对;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故B错;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平原地区为30千米左右,故C对;板块张裂处地壳较薄,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较厚,故D对。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地壳。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生活在河北省的王教授的日记片段:“近来天气逐渐回暖,但常遇大风降温天气。今日风止天晴,但气温仍下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风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1.日记记录的时期,太阳直射点有可能2.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分别是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上,并向南移动
E.除霉、增强太阳辐射
F.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G.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H.增加CO2含量、增强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描述的天气特征判断为春季的冷锋影响,春季太阳直射点一定向北移动,故只有B项符合。
2.燃放烟幕主要是为了防御霜冻影响,烟幕能加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应,故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天气特征的变化判断天气系统影响和季节。本题还可结合影响这段时间的天气系统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该图表示的是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理环境的 性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和 来实现。
(2) 我国黄土地貌的发育受制于以下几个条件:原始地形、黄土的堆积以及水的作用。所以黄土地貌是 、
和 、 (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3)图中a、b、c、d、e、f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是_________,表示旗形树冠形成的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整体 物质运动
(2)岩石圈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3)d f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问题
1.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2.当太阳直射点由c向d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3.当太阳直射点由a向b移动时,我们学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A.a→c
B.b→d
C.d→e
D.c→e
E.越来越快
F.越来越慢
G.慢-快-慢
H.快-慢-快
I.低-高-低
G.高-低-高
低-高
高-低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本题解析:1.北半球昼短夜长是9月23日后到3月21 日前。昼逐渐增加是12月22日后,所以符合的是C项。
2.从c—d是9月23日到12月22日之间,公转速度逐渐加快。选择A项。
3.从a—b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到北回归线,我们学校是北回归线以北,所以作为太阳高度一直增加,到6月22日得到最大。选择C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E.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F.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G.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H.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三地当日和次日日出日落时间可知①③两地昼长大于夜长并且昼长渐长,①③两地位于同一半球,①地昼长大于③昼长,①地纬度高于③地纬度。②地和①③两地不在同一半球,根据“北半球昼长等于南半球同纬度夜长”规律可知②地纬度最低。
2.若③地为北京,由表可知北京昼长大于夜长并且昼长渐长,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且向北回归线移动,地球公转自近日点附近(1月初)向远日点附近(7月初)运动,公转速度逐渐减慢,北京位于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渐长,南半球夜长渐长,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渐大,D答案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