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33:37
1、单选题 下图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的土地、运输和劳动力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a、b、c
B.c、a、b
C.c、b、a
D.b、a、c
E.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较小
F.该城市东部交通通达度比西部高
G.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
H.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土地成本自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可判断出c曲线表示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大致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但城郊差别与土地成本的变化相比较小。b线表示劳动力成本。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城区,距城市中心越近,运输成本越低,a线表示运费成本。
2.劳动力成本曲线变化和缓,说明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较小。交通通达度与土地价格呈正相关。图中看出,该城市西部土地成本递减很快,说明交通通达度迅速降低。总体上,市中心东部成本高于西部,可见东部交通通达度比西部高。同理,我们可以比较出②和④的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1)—(3)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3.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a—b—d—c
B.a—c—d—b
C.d—b—c—a
D.c—d—b—a
E.城市人口逐渐向中心聚集
F.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G.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H.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I.商业区
G.行政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1.在城市化初期,城市规模不大,故人口密度由城市中心向郊区快速降低,a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郊区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密度在城市的水平分布上也发生不断变化,c→d可体现这一过程。在城市化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加上郊区和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开始由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心向外迁移,使得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得以降低,b图显示了这一情形。
2.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的下降是逆城市化的重要标志。
3.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人口密度最大,此处不可能为商业区(商业区应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由于工业区一般分布在郊区或市区的外缘,因而,此处也不可能属工业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故D项最有可能。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许多特大城市都很注重地面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右图为“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正、负面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面影响分别是?
①出行更便利?②环境更优美?③空气污染严重?④产生噪声污染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规划时,最适合作为参考图层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E.城市道路分布图
F.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
G.城市工业分布图
H.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交通问题和读图分析能力。
1.城市地面轨道交通的发展改善了交通条件,但加重了对沿线地区的大气和噪音等污染。
2.交通主要就是为了居民出行方便。所以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考虑城市人口密度分布。选择D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市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E.③时段
F.④时段
G.⑤时段
H.⑥时段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从图中信息可知,⑤→⑥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体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选择C项。
2.根据题意可知,乙处产业结构是以一,二产业为主,城市化处于初级阶段。所以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A城为以机电、轻纺、食品工业为主的H市的卫星城。读图完成题。
1..对于H市而言,A城市的主要作用是2..H城市群的空间拓展最可能
A.限制大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B.增加H市区人口密度
C.扩大H市的影响范围
D.分散H市市区的功能
E.沿交通线延伸
F.沿河流延伸
G.沿地形延伸
H.沿人口密集区延伸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卫星城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分散大城市的职能,以提升大城市的的环境质量。
2.从图中可以看出卫星城是沿着公路线、铁路线方向向外延伸。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