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28:52
1、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绘一幅“地球的局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具体要求:①地壳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②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③软流层的位置正确。
材料: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部分平均为地下17千米处),叫做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叫做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在上地幔上部有个软流层,大约在地下80—400千米处,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
参考答案:A+B为地壳? A+B+C为岩石圈?
D软流层? C+D+E地幔?

本题解析:通过读材料提取有用信息,自己动手绘图,
有助于理解掌握岩石圈、软流层、地壳的组成及相对
位置。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是?,A+B+C是?,D是?,C+D+E是 ??的一部分。
(2)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2)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地球内部圈层的位置及深度可判断其名称。表层是地壳,深度为小于900千米是上地幔,上地幔的上部有软流层。
(2)F为莫霍界面,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经过时,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小题。
小题1:“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小题2:“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反映体现的圈层作用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①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各圈层之间的关系,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①为水圈,②为岩石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岩石圈与生物圈之间的圈层关系。
小题2:“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体现了大气圈与岩石圈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分别是哪几个圈层,解决了这个问题,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潜水的人会感到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的破坏性。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所以排除②、③,应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