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16 05:27: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北半球有一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一般会出现? (? )
A.南岸侵蚀大于北岸
B.北岸侵蚀大于南岸
C.南岸堆积快于北岸
D.南岸侵蚀、堆积都快于北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面对河流流向,该河流的水流会出现向南岸偏的现象,故南岸侵蚀大于北岸,A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差异,注意面对运动方向判断偏向。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是目前台州市很多住宅小区建设的模式,读图回答28~29题。

小题1:这样规划的主要好处是
A.使小区的雨水更充沛
B.使小区冬季更暖和
C.使小区的环境更宁静
D.使小区居民的出行更方便
小题2:若在春分日正午时刻发现乙幢的一楼住户阳光刚好被
甲幢遮挡了,则乙幢一楼住户正午没有阳光的日子大
概有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九个月
D.十二个月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对住宅建设的影响。中国位于北半球,台州正午太阳在南方,高层住宅南北走向,东西向都能很好的获得光照;低层住宅位于南方,低层住宅不遮挡北部的高层住宅的阳光;这样规划的目的时小区内阳光充足,所以选择B选项使小区冬季更暖和。
小题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春分日乙幢的一楼住户阳光刚好被甲幢遮挡,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影子不是一年中最长的时刻,影子最长的时刻为冬至日太阳折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所以被遮挡的时间为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再到3月21日前后,所以乙幢一楼住户正午没有阳光的日子大概有六个月,所以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材料二:地球公转轨道图
(1)简述地球日这一天,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直射_____(南或北)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南或北)移动。
(3)由①到②,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特点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日这一天,地球公转正位于轨道图中的_____处。


参考答案:(1)(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北;北
(3)公转速度由快逐渐变慢。
(4)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完成题。
小题1:下列四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P点所处的位置与上述题意相符合的是

小题2: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A.开普敦(18?32?E)
B.伦敦(经度0?)
C.惠灵顿(174?46?E)
D.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W)
小题3: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P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即P位于极圈内。P点盛行东南风,则推出P位于南极圈内。
小题2:据图中信息可知:120°E地方时为20时。4月3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则P点地方时为12时。根据地方时计算方法可算出P点所在经度应为0°。小题3:3月21日-6月22日P点自南极点向北移动到极圈位置;6月22日-9月23日,P点从南极圈向南移动到南极点位置;9月23日-12月22日,P点从南极点向北移动到极圈位置;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P点从南极圈向南移动到南极点位置。因此世博会期间P点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从题文中获取地理信息,如“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结合光照图,可推断出P位于极圈内,且地方时为12时,因为它在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上;由“P点盛行东南风”,则可推出P位于南极圈内,且受极地东风带控制。另外本题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地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小题2:A、B、C、D四点中,表示北半球春分日节气的位置是
A.A点 ?B.B点?C.C点?D.D点
小题3:四点中,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在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小题4: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
小题1:材料反映地震发生时为12月26日,地球公转应位于冬至日附近,故事D处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表示冬至日。
小题2: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B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表示北半球夏至日,D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表示北半球夏至日。故A表示春分日。
小题3: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为北半球夏至日,故为B位置。
小题4: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冬至日附近最快。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