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23:42
1、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下表回答下题。
小题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16亿
B.约15.1亿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小题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的人口政策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合理容量指的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而环境人口容量指的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分析上表可知,“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为8-9亿”,这是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C项正确。“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或16.6亿”为不同指标下我国环境人口容量。A、B项错误。14-15亿为预测人口发展后的数量,并非人口合理容量。D项错误。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认知能力。
小题2:试题分析: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国家的人口政策是调节和控制我国人口发展的策略,并非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D项错误。故D项为符合题意的选项。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 )
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
B.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0亿左右
D.由于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按常住人口分布,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据此材料,回答17--21题。
小题1:材料提到的五个省中,属于中部地带的是(?)
A.山东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江苏省
小题2:下列特征符合如图所示W省情况的是(?)
A.与河南、江苏省相邻
B.亚热带常绿林广布
C.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D.水资源比较紧张
小题3:材料提到的五个省中,目前省内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比较典型的是如图中的(?)
A.P省和K省
B.N省和W省
C.G省和H省
D.H省和N省
小题4:K省向N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5:产业转移对N省的有利影响是(?)
①优化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C
小题5:A
本题解析:
小题1:中部地带省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九个省份。
小题2:W省为河北省,与河南相邻;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位于华北平原,水资源比较紧张,水能资源相对缺乏。
小题3:省内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比较典型是广东和江苏。他们先是承接海外的产业转移,然后在他们内部向省内边远地区产业集聚。
小题4:K省为江苏、N省为四川。江苏经济相对发达、四川经济相对落后,由江苏向四川转移的主要产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5:产业转移对四川省的有利影响是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方面是可能会对生态有一定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
[? ]
A、人口环境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大人口容量
D、每平方千米200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人口容量的几种观点,正确的是?
[?]
A.当前世界人口数量过多,是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
B.当前世界人口数量还远没有达到人口容量,不必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担心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利用资源能力的提高,地球人口容量会不断增大
D.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地球上的人口容量约为100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