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20:56
1、单选题 图中表示南半球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且有暖流经过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洋流的判断。南半球水温向南递减,所以BC位于南半球。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为洋流流向,暖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的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海渔场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和自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而形成的;北海道渔场是由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相交汇而形成的;纽芬兰渔场是受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形成的;秘鲁渔场是由于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而形成的。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掌握世界四大渔场的成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地理位置和世界洋流分布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0,且位于一大陆上。则M点的盛行风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小题2:若该图为以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且大圆为赤道。则M处的洋流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顺时针、暖流
B.顺时针、寒流
C.逆时针、暖流
D.逆时针、寒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P点自转线速度为0,且位于一大陆上,判断P表示南极点,故M位于南半球中纬度,故判断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其风向为西北风。
小题2:若图示为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故M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判断洋流为西风漂流,自西向东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故呈顺时针运动,其性质为寒流。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利用图示信息,结合全球盛行风带和洋流分布模式图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图中画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方向。
(2)①海域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名称)渔场,其成因是?;②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是因为?。
(3)P洋流使大陆西岸的?气候的范围向?方向扩展。
(4)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能表示N岛东海岸洋流的是?,由于该洋流的?作用,N岛东岸形成了?气候。
A?B? C? D
参考答案:(1)顺时针(1分)
(2)纽芬兰(1分)?寒、暖流交汇(1分)?上升补偿流(1分)
(3)温带海洋性(1分)?东北(1分)
(4)C(1分)?增温增湿(1分)?热带雨林(1分)
本题解析:(1)结合世界大洋环流模式图可画出南北半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2)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分析,①位于纽芬兰岛附近,因寒暖流交汇而形成渔场。②海域位于秘鲁沿海,由于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而形成渔场。(3)图示P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起重要作用,结合北半球中纬度盛行西风为西南风,故洋流向东北方向流。(4)N岛屿东海岸为南半球的暖流,故越往南水温越低,且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故C图符合。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N岛屿的东岸,由于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且沿岸受暖流影响,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洋流分布的概况和洋流对气候、渔场的影响,学生只要能结合世界大洋环流模式画出图示的洋流分布,可方便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富士康科技集团1974年创办于台湾肇基,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10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目前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被称为全球的“代工巨头”。2010年富士康进军郑州,8月2日富士康郑州新工厂开工生产,标志着富士康内地转移迈出实质性步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1.富士康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最主要是考虑了2.富士康首先选择深圳建厂的主要原因是3.富士康进军郑州的主要原因是
A.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技术水平
B.资金和服务设施
C.劳动力和市场
D.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E.城市化水平高
F.矿产资源丰富
G.科技人才稀少
H.政策优惠,内部交易成本低
I.郑州的工资水平比深圳更低
G.郑州的技术水平超过了深圳
郑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郑州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富士康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最主要是考虑了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
2.富士康首先选择深圳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优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低。
3.河南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才储备、优厚的发展政策和真诚的招商热情是富士康落户郑州的重要原因。另外郑州丰富的人才储备,更为廉价的工资水平为富士康今天布局郑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考点:本题考查了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了学生的地理功底及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学生根据案例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即可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