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1-16 05:19: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噪声污染按噪声源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四大类型。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声音环境为15至45分贝,而6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读我国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统计表,回答问题。(10分)

年份
功能区
类?别
Ⅰ类
(居住区)
Ⅱ类
(混合区)
Ⅲ类
(工业区)
Ⅳ类
(交通干线
两侧区域)








2009
达标率(%)
78
57.2
81.7
65.8
94.8
74.3
76.2
44.3
2010
达标率(%)
83.2
68.6
87.3
76.8
92.3
81.1
83.5
53.6
(1)据表概述重点城市功能区2010年较2009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变化特点。(6分)
(2)简要说明增加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必要性。(4分)


参考答案:
(1)除工业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略有下降外(2分),其他各类功能区昼与夜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均有提高(2分),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仍偏低(2分)。
(2)监测数据更为客观全面(2分),为城市声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提供依据(2分)。


本题解析:
(1)分析表中数据不难得出重点城市功能区2010年较2009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变化特点:除工业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略有下降外,其他各类功能区昼与夜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均有提高,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仍偏低。
(2)增加环境监测点的目的是:使监测数据更为客观全面,为城市声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提供依据,为提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全球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小题1:全球荒漠化分布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④全球二氧化碳排发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3: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天气危害较严重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B.成都、武汉、南京
C沈阳、天津、青岛? D.贵阳、昆明、重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气候干旱是形成荒漠化的基础条件,特别是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就会加剧荒漠化的进程。根据图中荒漠化的分布可知,荒漠化分布地区主要有两种气候类型,一是深居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二是长年受副高控制热带沙漠气候。荒漠化扩大和加剧的趋势,既有人类活动影响,也与气候异常变化有关。我国受沙尘暴影响的城市主要位于内陆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
材料二:
下图是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材料三:
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变形应立刻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四:
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人们每人每年使用150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年6月1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填字母)
A.人口众多B.山地多,平地少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②草场普遍超载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3)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B
(3)生态退耕还草,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生态退耕扩大森林,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有利于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4)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费量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下面为甲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联图。
(1)材料二中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向________
(方向)扩展。
(2)图中乙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直接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63年,图中湖泊的面积为2.5万平方千米,到2001年,其面积已减小为不到1500平方千米。据专家预测,该湖泊20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试分析该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西南或南方
(2)森林或热带雨林遭破坏;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任答3点)
(3)气候变暖、蒸发旺盛;沿湖地区用水量增大,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小;沿岸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湖泊泥沙淤积;降水减少,气候趋向干旱。(任答3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9分)

(1)从图中判读世界人口发展呈_________趋势,人均粮食拥有量呈_________趋势,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环境污染状况呈_________趋势。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环境问题总是伴随着_________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1)上升?先升后降?上升?加重?
(2)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3)人口?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本题解析:(1)从图中判读世界人口发展呈上升趋势,人均粮食拥有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为上升,环境污染状况呈加重趋势。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3)从图中可知环境问题总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