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6:34:32
1、单选题
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京津唐地区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
B.辽中南工业区以轻纺工业和电子工业为主
C.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基地
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北方地区的矿产、工业和农业的情况。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我国重要产棉区之一。北方地区有两大工业基地:一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本区有着丰富的煤、铁等资源,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二是京津唐工业基地,本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雄厚的科技力量,因而形成了发达的轻重工业,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读“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题。
小题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
B.电子制造业
C.服装制造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
小题2: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
小题3: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人口迁移
D.西气东输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服装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越来越大,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正确答案选C。
小题2:市场是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正确答案选D。
小题3:服装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人口迁移。正确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区位基尼系数。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又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
B.藏北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南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我国境内冬季风和夏季风都影响不到的地方只有青藏高寒区,该地号称“世界屋脊”,海拔非常高,所以即使是来自亚洲高压的强劲的冬季风也无能为力;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季风的影响,尤其是冬季风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由图9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小题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就业情况与工业的关系,剩余劳动力越多,说明工业越不发达。所以T0~T1阶段工业不发达,A错;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较少,B错;T2之后工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高,D错;而T1~T2就属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
小题2:根据甲、乙两类企业平均工资状况可以判断出:甲类企业技术含量低于乙类企业,B对。既然甲类企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据产业升级的原理,则属于被调整的对象。而乙类企业应该属于大力引进的企业,进入时间晚,C错;而且附加值高,D错。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两类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劳动力和工资的变化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1~2题。 
1、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路径①的地区是
[?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2、图B中,c是指
[?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