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6:34:06
1、单选题 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4--15题。
小题1: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C.灌溉水源、大棚
D.优良品种、城市
小题2: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变化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劳动力数量的增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①~④图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可直接选出答案。
小题1: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糖料作物的“南蔗北菜”的分布,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连续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农业生产的特点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台湾、海南;甜菜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糖料作物的分布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正确答案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图是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20℃等温线表示的是“l月份”还是“7月份”气温分布的情况。简述该等温
线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2)简述该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4分)
(3)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在什么季节,并解释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1月份?等温线在图中右侧向南凸出(或向低纬方向凸出)。说明气温比同纬度
两侧地区低,主要是受地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影响。?
(4分)(2)热量不足,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风沙、寒潮等。
(4分)(3)春季和夏季。春汛的主要原因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主要是夏季风带来
的丰沛降水。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
(1)结合本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本区位于东北地区,故-20℃等温线表示l月份;图示等温
线的分布可分段描述。西部基本与纬线平行,说明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但东部明显向低纬
凸出,判断气温较周围低,原因是位于山区。
(2)“简述”要求分析多种因素。东北地区由于纬度位置较高,故热量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
的最大因素;且由于黑土流失,故土壤肥力下降;位于季风区,故旱涝灾害多发;冬季的寒
潮;等等。
(3)东北地区河流有双汛,夏季以大气降水为补给的夏汛和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为补给
的春汛。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山东省是全国最早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区。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传承悠久的历史背景。寿光地区有适合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这里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这里国际领先的一流技术高密度聚集,世界最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贮运、园艺等方面的技术逐渐流入,使得这个地区成为农业高技术的角逐平台。寿光农民引进国外蔬菜品种,引种南方蔬菜品种,改变蔬菜生长周期,改变蔬菜生长状态,产品的独特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这里将第七次举办国际蔬菜博览会。结合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寿光市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因素。
(2)简要说明寿光蔬菜产业化经营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自然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日照充足;平原地形,利于蔬菜种植;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科技发达、北方冬季市场广阔、公路、铁路等交通便利、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劳动力等
(2)采用冬暖式蔬菜大棚,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引进品种,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本题解析: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的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科技、市场、交通、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由于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农业生产受到限制。因此采用了蔬菜大棚和引进新品种,改变了冬季北方不能种植蔬菜的局面,这体现了农产生产的季节和周期性、地域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指出图1中甲阴影区与图2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乙区以种植业为主。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同季),适宜谷物生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