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6:34:06
1、单选题 该图表示甲—己六种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右图示意某种农业的活动模式。读图回答下面1~2题。
小题1:左图中甲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小题2:右图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左图中哪一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
A.乙
B.丁
C.戊
D.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小题1:甲表示以种植作物为主,为集约型的自给农业。故水稻种植业符合。
小题2:右图表示以养殖业为主,产品主要供销售,故符合大牧场放牧业,反映在左图中,属于牲畜养殖为主,集约型商品化生产,故丁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四个地区农业人口平均每百人拥有的耕地面积和粮食年产量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1、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若丙地区农业人口平均每人每年粮食综合消耗为1.5 吨,其余为商品粮,则其粮食商品率为
[? ]
A、70%
B、75%
C、80%
D、85%
3、若甲、丁两地区人口密度和耕地比重(耕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都相同,则甲地比丁地
[? ]
A、耕地面积更大
B、区域面积更大
C、人口分布更均匀
D、城市人口比重更大
4、中国和埃及耕地比重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共同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经济
参考答案:1、C
2、A
3、D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当地人民因地制宣挖土为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植桑,形成特色的“桑基”农业。完成20~21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势低洼,河网密布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有肥沃的红壤
小题2:近年来,该地区形成了农业用地与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错分布的景观,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C.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D.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正确答案选A。
小题2:近年来,该地区形成了农业用地与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错分布的景观,反映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资料,分析题
资料: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
小题1:从以上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
A.气候
B.政策
C.地形
D.市场
小题2: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交通条件
D.政策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材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前,因无人愿吃,所以天然甲鱼价格很便宜”;“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人们对甲鱼的需求增加,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又因人工养殖甲鱼很多,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所以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人们对甲鱼的饲养和价格。故选D。
小题2:试题分析:人工饲养甲鱼是冬季采用温室,所以是改变了甲鱼生长的光热条件。故选A。
点评:本组试题考查了影响甲鱼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变化,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会从材料中提取有关解题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表为某年度四个国家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四国中,粮食生产潜力较大的两个国家是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丁? D. 甲、丙
(2)丙、丁两国的农业生产主要特点是
A.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 B.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
C. 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 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参考答案:
(1)A?
(2)C
本题解析:
(1)读表格,根据数值分析,丙、丁两国投入的生产资料多,产量高,潜力小。甲乙两国投入的少,产量低,只要加大科技投入,产量会大幅度提高,潜力大,A对。B、C、D错。
(2)丙、丁两国人均耕地少,投入的生产资料多,农业集约化程度高,C对。土地面积小,生产规模也小,D错。根据表格数据,A、B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