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1-08 16:32: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问题。

小题1:阶段Ⅱ中该农产品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D.交通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小题2:若甲城市为北京市,乙城市在珠三角,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A.冬季
B.夏季
C.秋季
D.春季



2、单选题  下图所示区域工业发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甲国是西欧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原因主要是
①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②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③领土面积大?④河流多、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近年来,乙国的部分钢铁公司将炼钢高炉从鲁尔区搬迁到丙国的海边,其主要目的是
A.就近获得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获得进口的铁矿石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1—4题。


1、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
2、该地区农业类型是

[? ]


A.种植园农业
B.地中海式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3、该农业的最大好处是

[? ]


A.可以少占耕地
B.便于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和土壤
B.水源和土壤
C.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



4、单选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至2006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一”表示种植面积减小)。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0年至2006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为(?)
A.由东向西再向南
B.由南向北再向东
C.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D.由北向南
小题2: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有(?)
①劳动力价格?②市场距离?③国家政策?④热量条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单选题  关于影响农业生产布局主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热条件好的地区,复种指数高
B.地表起伏的丘陵地区复种指数不比平原低
C.红壤地区土层厚、结构好,肥力也高
D.在交通发达地区,环境往往是农业生产的一大决定因素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