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6:29:05
1、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争取实现交通同环,能源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共丰、环境同治的宏观目标。 
材料二:
? 2009年5月18日上午,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圆境内段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正式开工建设,该管道北起漠河,在穿越多处冻土层、冻土沼泽、河漫滩地和大兴安岭林区后,到达南端终点站大庆。管道建成后将承担我国约六分之 一的石油进口任务。乙图为中俄原油管道和俄罗斯远东管道图。 
(1)长株潭城市群最具特色的重工业是什么?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最大湖泊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中俄原油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中俄原油管道建设的重大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读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
A.90天
B.115天
C.130天
D.140天
小题2: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3、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文资料后,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河北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
2008年统计数据(来自各直辖市、省统计年鉴)
小题1:京津冀都市圈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请分别从资源、位置、科技等方面谈谈该区域发展的区位优势?
?。
小题2:根据材料京、津、冀三地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其依据是??,
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
?。
小题3:京津冀都市圈的构建对促进北京更快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是?
?。
材料二: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小题4:从城市群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看,北京的优势产业应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小题5:根据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间产业链分工体系图进行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进行产业分工才能实现优势互补。
小题6:为了更好地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当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和可采取的措施是:
问题?
措施?。
4、综合题 (4分)如下图所示,铁路a沿线经济发达,铁路b沿线经济欠发达,G湖农业发达,水灾频繁。新建铁路c(E—H—J),全长300千米。铁路c的社会经济影响有(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四个正确项,将其代号填入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可将I地矿产运至D城发展大型冶金工业。
②铁路a运量不变,铁路b运量增加。
③J城和E城成为新的铁路枢纽。
④K城经济腹地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⑤可调节G湖入湖径流量。
⑥可扩大F地土特产和I地矿产的外运量。
⑦H城的经济区位明显改善,成为新的铁路枢纽。
⑧有利于G湖区的抗洪救灾和农业发展。
5、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注重了
A.以种植业为主
B.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农业
C.以水产养殖为主
D.以副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