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6:17:50
1、单选题 读世界20世纪60年代部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区工业向外扩散的原因不是因为甲地区?(?)
A.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B.争水、争地、争公共设施
C.环境污染严重
D.资源、能源枯竭
小题2:图中产业转移目的地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价低廉? ②技术先进? ③资源丰富? ④环境优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
小题1:甲地为美国的传统工业区,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2:东亚东南亚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水平较低,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地租低,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如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小题2: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小题1:图示影响甲类工厂投入构成的主导因素为原料。
小题2:图示影响丙类工厂投入构成的主导因素为劳动力工资,故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目前,该类工厂正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经过一个世纪的繁荣后,于20世纪50年代走向衰落,又经过近三十年的整治,重新焕发生机。据此回答:
小题1:关于鲁尔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黑土遍布
D.地热资源丰富
小题2: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基础是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丰富的煤炭资源
D.丰富的石油资源
小题3:20世纪50年代以来煤炭作为能源,其需求量呈减少趋势的原因是
①石油和天然气的大规模利用?②世界炼钢技术提高,耗煤量减少
③炼钢的耗煤量逐年增加?④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4:德国鲁尔区改造的措施有
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煤炭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D
本题解析:考查鲁尔区的发展。
小题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土壤较贫瘠,不利于耕作;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小题2: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产区近;水陆交通便利;发达的工业;广阔的市场等。
小题3: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大规模利用;世界炼钢技术提高,耗煤量减少,导致煤炭的需求量呈减少趋势。
小题4:德国鲁尔区改造的措施有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煤炭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完善交通运输网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业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工业符合甲工业类型的是
[? ]
A、石油化工
B、服装加工
C、制糖
D、炼铜
2、若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I为迅速发展阶段,Ⅱ为产业升级阶段。两阶段主要工业类型
? 分别是
[? ]
A、Ⅰ一甲,Ⅱ一乙
B、Ⅰ一乙,Ⅱ一丙
C、Ⅰ一丙,Ⅱ一甲
D、Ⅰ一丙,Ⅱ一乙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图11为部分学者构想的“引渤入疆(引渤海水进入新疆)”工程线路(图中虚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9~20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合理的是
A.带动机械工业发展
B.主要采用管道输水
C.全程实现自流输水
D.尽量连通沿线径流
小题2:其建设过程中,若环保措施不力,对沿线的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A.改变气候类型
B.破坏地表植被
C.诱发地质灾害
D.降低地下水位
参考答案:
小题1:AB
小题2:B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引渤入疆(引渤海水进入新疆)”工程主要是将海上输送到新疆。新疆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于第三级阶梯,所以沿线不能自流供水,所以能带动机械工业的发展,输入液体主要通过管道输水。海水不能与沿线的径流连通。
小题2: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引渤入疆(引渤海水进入新疆)”工程采用管道运输海水,工程过程中容易导致植被的破坏,植被破坏能诱发地质灾害。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