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图》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08 16:10: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2.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3.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4.若⑥地为极昼最大范围纬线,且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则当日太阳
直射
A.①
B.②
C.③
D.④
E.②③
F.①②
G.③④
H.③④⑤
I.12月22日北极点
G.6月22日北极圈
12月22日南极点
12月22日南极圈
22°30′N
23°26′N
22°30′S
23°26′S


参考答案:1. B
2. C
3. C
4.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
1.1月初,太阳直射点约20°S,故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约70°,昼长为12小时,
故选B项。
2.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故昼长均为12小时,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5°
N,故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于66.5°,故选C项。
3.⑤位置表示昼长为24小时,即极昼,正午太阳高度约23.5°。有极昼现象,则
判断为夏至日(6月22日)的北极圈及以内,计算夏至日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7°,
不符合;或为冬至日(12月22日)的南极圈及以内,计算冬至日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7°,不符合,故选C项。
4.若⑥地为极昼最大范围纬线(设为X),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且⑥地的
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即太阳直射点纬度为90°-X;计算正午太阳高度(45°)=90°
-[X-(90°-X)];得X为67.5°,故太阳直射点为22.5°;且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
点附近即接近夏至日,故选A项。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2分)
②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2)小河干流的流向为 __________。(2分)
(3)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    线, 理由        3分
(4)若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_处最好,原因__________。(3分)
(5)甲、乙两处相比坡度较陡的是         。(1分)


参考答案:
(1)山脊,陡崖 2分, (2)由北往南 2分 (3)AC线,1分,AC线由高处往低处可自流引水。2分
(4)丙,1分,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丙处海拔较低 2分 (5)甲。1分


本题解析:
(1)②处有河流流过且从等高线图可知海拔中部低两侧高为山谷, ⑥处等高线重合,说明为陡崖。
(2)从等高线与河流关系和指向标可以得出河流由北往南流。
(3)引水线当然选择由高处往低处,可自流引水,AC线最好。
(4)修梯田需要坡度小于250,地势较低的山坡(可以有较好的投入产出比,地势低有利于进行农业生产),丙处最好。
(5)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甲地等高线密集说明甲地陡。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58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K处的海拔可能为(  )
A.250米
B.350米
C.450米
D.550米
【小题2】若在L处修建100米长的大坝,坝高约为(  )
A.50米
B.150米
C.250米
D.350米
【小题3】K处与M处最小高差为(  )
A.158米
B.258米
C.358米
D.458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K点位于河流的源头海拔高于400米,小于500米。答案选C。
【小题2】若在L处修建100米长的大坝,该大坝修建在L处,根据比例尺判断,该大坝恰好在300米等高线之间。大坝最下端的海拔在200-300米,最上端海拔在400米,坝高约100-200米。答案选B。
【小题3】K处海拔在400-500米之间,由于题干中有“瀑布的落差为58米”的信息,M处海拔约为142米,K处与M处最小高差为400-142=258米。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及判别。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区域图,图中虚线为运河,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两条河流的流向为:
A河                      ,B河                         。(2分)
(2)山峰C与D点之间的高差范围为             m;运河长度约为           km。(2分)
(3)现在甲、乙两城之间需新修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画出合理的选线位置。(2分)
(4)A、B两河间开挖运河时并没有选择距离较近的①②点间直线施工的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南→北(1分)   东北→西南(1分)
(2)800—1200(1分)   50(1分)
(3)沿两条600m等高线之间选线。如右图(2分)
(4)①②点之间距离较短,但地形起伏大, 工程难度大,不利于开挖运河。(2分)


本题解析:
(1)按照图中等高线的海拔高度,结合图上指北针,可确定A河流向为自南向北流,B自东北向西南方向。
(2)图中等高距为200米。C地海拔在1200——1400米之间,D地海拔在200—400米之间,两者高差800—1200米之间。运河在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图上标示比例尺,故运河实际长度约为50千米。
(3)修建铁路进行选线要注意以下几点:坡度尽量平缓,避开陡坡;线路尽量短,减少投资;少占耕地;尽量照顾沿线城市对交通的需求。故甲乙两城之间铁路大体沿沿两条600m等高线之间选线即可。
(4)①②点之间距离较短,但地形起伏大, 工程难度大,不利于开挖运河。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高差计算、铁路等工程选线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下面几题。

小题1:图示区域位于?(?)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小题2:与图示地貌相符的诗句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题3: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冰川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火山喷发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区域整体海拔介于l 000米和2 000米之间。应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排除AB。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地势最为平坦开阔的高原,而图中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故为云贵高原。
小题2:A项描述的是江南丘陵;B项描述的是泰山;D项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C项表述的是山环水绕的喀斯特景观。
小题3: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