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6:09:41
1、单选题 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历史背景
D.产业结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经济地带”,我国东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以经济发展条件为划分的主要依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中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川气东送工程实施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经济因素
D.气候因素
小题2: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 A
本题解析:
小题1:川气东输工程沿线经过的地形多样,地势起伏,地质结构复杂,交通不便,这些都成为该工程建设的限制因素,A、B错误;气候对该工程的建设也有一定能够的影响,但是都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影响该线工程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C正确。
小题2: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线路更短,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而长江经济带上,经济发达,市场更加广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表示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题。
小题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小题2:若甲自然资源贫乏,乙自然资源丰富,则箭头②方向在区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城乡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转移。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
小题2: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粮食、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学生结合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中国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资源条件
B.自然条件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气候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主要依据。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
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
小题2: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而均匀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分布,判断甲山区为横断山区,该地区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而不利于航运;河流自北向南流,反映地势北高南低;由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且山地相对高度大,故山地垂直自然带发育,故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故选C项。
小题1:结合图示玉树位于青藏高原,故地势高,气候寒冷,气温的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小;降水少,气候干旱,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