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20-01-08 16:08: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巴西和我国东北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两地分别为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因此对应的经济作物为咖啡、甜菜。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地形区,由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马里亚纳海沟
C.华山
D.东非大裂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形成海沟。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四图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海域、盐度最高的海域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2:四图中,畜牧业发达的和与北京时间时差最大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结合。
小题1:首先应判断四个岛的名称,①为日本的北海道岛、②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③为新西兰的北岛、④为古巴岛。北海道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世界盐度分布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回归线附近的古巴岛海域盐度最高。
小题2: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畜牧业发达。西经八十度据北京最远时间也相差最大。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图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说明甲、乙两区域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甲地区西部分布峡湾奇观,试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该地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乙大地甲,从两图经线上看,相同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乙图大于甲图。
(2)甲图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乙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
(3)形成原因:由冰川侵蚀形成。影响:形成渔场,有利于发展渔业;有利发展旅游业;多天然港湾,有利于发展海运。


本题解析: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由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的高低。
(3)甲地区西部分布峡湾奇观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对该地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形成渔场,有利于发展渔业;有利发展旅游业;多天然港湾,有利于发展海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比例尺、地势高低的判断、峡湾奇观的成因及对该地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小题1:A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其生长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3分)
小题2:B地是平原,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2分)
小题3:C地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经济作物是____,其有利的生长条件是_______。(3分)
小题4:D地所在国家的名称是____,该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棉花,土壤肥沃,光照充足
小题2:小麦?甘蔗.
小题3:茶叶气候温暖湿润,低山坡地排水良好
小题4:孟加拉国?
①夏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河水猛涨?
②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在一起,水量大增?
③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泛滥成灾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1)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2)印度钢铁工业的分布及与原料产地的关系;(3)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正确掌握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地形、气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在于孟加拉国降水丰富且多暴雨,恒河三角洲地势地平,排水不畅。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