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08 16:07: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下部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发生过地壳水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有外力作用的影响。
【小题2】根据图示岩层的分布和地质作用的破坏关系分析,GBF属于下部沉积岩,越往下,越早沉积;由早到晚为G、B、F;A岩浆岩破坏了GBF等沉积岩层,反映了A晚于GBF岩层形成,在A沉积岩附近,出现变质岩E,反映E在A的岩浆作用之后较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变质作用;D岩浆岩侵入了A岩浆岩,反映D在A后生成,故只有C正确。
【小题3】隧道选址应在背斜处,而F处为向斜,A错误;A为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B错误;2处地下为向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开采石油应对应于地下的背斜构造,即从1处向下钻井,D错误;若c为沙质沉积物,其形态示意为沙丘,则缓坡一侧为迎风坡,故判断盛行风向为偏北风。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影响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分析地质作用;根据岩层的被破坏关系,判断地质作用的先后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小题2: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 ?)
A.a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
B.b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C.c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
D.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②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沉积;③处位于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④处是华北平原,流速变慢,泥沙开始沉积,即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
小题2:a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分条件差,因此应以草地、荒漠为主,故A项错。b地水分条件比a地好,因此应以退耕还草为主,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发展,合理利用草场,故B项对。c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分条件不能满足苹果的生长,故C项错。我国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工业和生活用水及部分的农业用水,因此华北地区应以发展节水农业为主,故D项错。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理由是                          。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4分)
(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多选)(2分)
A.长白水天池
B.渭河谷地
C.汾河谷地
D.喜马拉雅山
(3)③地容易被侵蚀,常有河流发育,此处        (是或否)能修建水库,简要分析原因。(3分)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②处中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1分)


参考答案:
(1)②;岩层中间老,两侧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
(2)BC 
(3)否。断层处易导致大坝变形,存在安全隐患;断层处地质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等。
(4)①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有两种:从岩层新老关系分析,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属于背斜的是②;在地貌上,背斜往往形成谷地,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
(2)④处地质构造为地堑,因发生断层后相对下沉形成,符合题意的是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
(3)③地位于断层处,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不会有水库。
(4)本题考查背斜和向斜储存的资源,在背斜找石油和天然气,向斜储水,所以在①出可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考点: 地质构造和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1)一(2)题。

小题1:在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
A.裂谷
B.河口三角洲
C.块状山地
D.陡崖
小题2:在图②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B.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地形常崎岖不平
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形成断层,不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
小题2:图②中,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一端,受流水侵蚀作用常形成崎岖山地。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沿XY线与PQ线的剖面图组合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读图,向斜槽部延伸方向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而褶曲方向,由中心向两翼的方向,由于地层弯曲变形,各地层的海拔高度往往有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如1和2的海拔,或3和4的海拔范围相同。说明地层沿XY方向没有发生弯曲变形,地层呈水平状态。同一地层海拔高度相同,所以X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沿PQ方向同一地层海拔高度有差异,所以PQ沿线是褶曲方向,地层呈下凹状态,D对。
考点: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地形剖面图。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