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6:07:41
1、单选题 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下部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发生过地壳水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有外力作用的影响。
【小题2】根据图示岩层的分布和地质作用的破坏关系分析,GBF属于下部沉积岩,越往下,越早沉积;由早到晚为G、B、F;A岩浆岩破坏了GBF等沉积岩层,反映了A晚于GBF岩层形成,在A沉积岩附近,出现变质岩E,反映E在A的岩浆作用之后较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变质作用;D岩浆岩侵入了A岩浆岩,反映D在A后生成,故只有C正确。
【小题3】隧道选址应在背斜处,而F处为向斜,A错误;A为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B错误;2处地下为向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开采石油应对应于地下的背斜构造,即从1处向下钻井,D错误;若c为沙质沉积物,其形态示意为沙丘,则缓坡一侧为迎风坡,故判断盛行风向为偏北风。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影响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分析地质作用;根据岩层的被破坏关系,判断地质作用的先后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小题2: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 ?)
A.a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
B.b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C.c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
D.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②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沉积;③处位于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④处是华北平原,流速变慢,泥沙开始沉积,即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
小题2:a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分条件差,因此应以草地、荒漠为主,故A项错。b地水分条件比a地好,因此应以退耕还草为主,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发展,合理利用草场,故B项对。c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分条件不能满足苹果的生长,故C项错。我国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工业和生活用水及部分的农业用水,因此华北地区应以发展节水农业为主,故D项错。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理由是 。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4分)
(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多选)(2分)
A.长白水天池
B.渭河谷地
C.汾河谷地
D.喜马拉雅山
(3)③地容易被侵蚀,常有河流发育,此处 (是或否)能修建水库,简要分析原因。(3分)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②处中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1分)
参考答案:
(1)②;岩层中间老,两侧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
(2)BC
(3)否。断层处易导致大坝变形,存在安全隐患;断层处地质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等。
(4)①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有两种:从岩层新老关系分析,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属于背斜的是②;在地貌上,背斜往往形成谷地,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
(2)④处地质构造为地堑,因发生断层后相对下沉形成,符合题意的是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
(3)③地位于断层处,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不会有水库。
(4)本题考查背斜和向斜储存的资源,在背斜找石油和天然气,向斜储水,所以在①出可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考点: 地质构造和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1)一(2)题。
小题1:在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
A.裂谷
B.河口三角洲
C.块状山地
D.陡崖
小题2:在图②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B.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地形常崎岖不平
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形成断层,不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
小题2:图②中,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一端,受流水侵蚀作用常形成崎岖山地。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沿XY线与PQ线的剖面图组合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读图,向斜槽部延伸方向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而褶曲方向,由中心向两翼的方向,由于地层弯曲变形,各地层的海拔高度往往有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如1和2的海拔,或3和4的海拔范围相同。说明地层沿XY方向没有发生弯曲变形,地层呈水平状态。同一地层海拔高度相同,所以X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沿PQ方向同一地层海拔高度有差异,所以PQ沿线是褶曲方向,地层呈下凹状态,D对。
考点: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地形剖面图。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