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57:20
1、综合题 18.读“美国本土老年人迁移方向(1955—1960年)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这些地区的优势条件是?。
(2)图中迁出地区主要是美国的?区。从这些地区迁出的原因是?。
(3)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人口迁移,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受?和?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1)阳光地带 ?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或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东北部工业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达,人口多
(3)国内?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因素?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环境因素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永2000年中国人口流动特征是
①上海和江苏迁入人口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大致相等
②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比重约为22%
③图中人口迁出的6个省份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④图中人口迁入的6个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
6.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①高城市化水平?②改善环境质量?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④增加交通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
5.C
6.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6~7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认真读图,再结合选项,运用排除法,得出正确选项。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2050年乡村人口约占20%,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
小题2: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可知,2010年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约为50%(40%+10%=50%),2030年不到80%,且2000~2050年一直持续上升。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化水平的判断标准和读图分析。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都市,2003年的户籍人口为1340 万。从外地来上海务工经商的外来劳力及其子女总数499 万人(2003年),如果除去游客等短期滞留人员,实质上的定居人口及其预备军可达460万人。阅读有关图表,回答问题。

资料:根据《上海统计年鉴》以及上海社科院人口所的有关调查报告整理
(1)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来劳力和本地居民之间,就业结构分布呈现了哪些明显的差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的户籍人口增加缓慢,而经济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显示了流动次数与月工资收入的关系。请简述本地居民与外来的劳力之间存在的非常明显的
? 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户籍管理制度松动,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加快。
(2)外来劳力主要分布在生产、服务、商业等蓝领阶层,白领阶层的比重较低。
(3)有数百万廉价劳力(外来劳力)在默默工作、创造财富
(4)总体来说,本地居民流动的频度越高,收入也越高;而外来劳力呈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流动频度
? 越高的人,收入反而越低。就是说,本地居民的流动可以改善自身的就业条件,而外来劳力的流动
? 大多出于无奈,流动对收入的增加没有任何意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下表,回答问题。
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 区域 | 人均国民经济发展 | 生产总值年均速度 | 区域人口迁移(万人) | ||
| 迁入 | 迁出 | 净迁移 | |||
| 珠三角 | 2 572 536 | 15.4 | 196 | 141 | 55 |
| 两翼 | 7 623.8 | 14.9 | 158 | 124 | 34 |
| 山区 | 5 408.5 | 10.6 | 116 | 105 | 11 |
| 全省 | 11 728.0 | 14.7 | 470 | ?370 | 100 |
| 全国 | 6 546 | 10.0 | ? | ? | ? |
参考答案:
(1)省际的区域人口呈净迁入;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明显,珠三角净迁入人口最大,两翼为次,山区最少。
经济因素对广东的人口迁移起主要作用,该省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发达地区,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宽松的社会政策环境,吸引更多人口从外省迁入,尤其有更多的人口迁入条件更好的珠三角地区,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速度相对较缓慢的山区,迁入人口较少。
(2)人口净迁入为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丰富的劳动力、人才,以及资金、技术和消费,促进迁入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本题解析:
(1)根据表中数据,从整体特点和区域差异两方面分析说明。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积极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