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56:29
1、单选题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规律是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根据等值线弯曲,可以判断a点速度大于b点。只甬a点海拔高,相当于地球纬线的半径增长,自转线速度快于b点。A对。
考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南半球的极地投影示意,据此完成5~6题。
小题1:南极臭氧洞最容易在南极地区出现的时间是
A.12月~次年2月
B.3月~5月
C.6 月~8月
D.9月~11月
小题2:近几十年,长城站附近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人们的填海造陆
B.强烈地震频繁发生
C.冰架崩裂及消融
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南极臭氧洞最容易在南极地区出现的时间是9月~11月。近几十年,长城站附近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每年六、七月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规律是
[? ]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
? A、20°N,30°E
? B、25°N,25°E
? C、23、5°N,60°W
? D、40°S,120°W
(2)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3)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或日期。
?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4)在图中画出③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5)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大约位于公转轨道的
[?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6)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__________(a、b、c、d)段。
(7)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略”
(3)夏至日(6月22日);秋分日(9月23日);冬至日(12月22日);春分日(3月21日)
(4)“略”
(5)C
(6)a
(7)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14分)由于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进行回归运动。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个点分别代表的是?、?、?、
?四个节气。(4分)
(2)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太阳直射点在?、?和
?点。(填字母)(3分)
(3)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日期是?月?日前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全球昼长达到最大值的地区是?。(5分)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位置b时,30°S~40°S大陆西岸的气候特点是?。(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分)
小题2:a? c? e(3分)
小题3:12月22日(2分)?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南半球(3分)
小题4:温和多雨(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b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d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进而分析a为春分日,c为秋分日。
小题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故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即两地距离太阳直射点的距离相等,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即a、c、e位置。
小题3:图示d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太阳直射点(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而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长。
小题4: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b位置时,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则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并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了解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和气候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