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52:47
1、单选题 下列节气或月份,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7月初
B.夏至日
C.冬至日
D.1月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因为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日地引力最大,地球运动速度最快。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近日点与冬至日,远日点与夏至日的区别。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A.北京时间6时
B.北京的地方时6时
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时
D.此时东京时间为7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春分6时日出,所以升旗也是6时。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恒星日
B.太阳日
C.24时56分4秒
D.23时56分4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昼夜交替以太阳为参照,故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2分)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 在图^91考试网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⑵ 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_。
⑶ 当地球位于B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上,此时大同的昼长为_____小时。
⑷ 在C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标出是晨线还是昏线;此时南半球为_____ (季节);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_____。
⑸ 当地球从C运动到D处过程中,大同的昼长_____________ (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____ (变大或变小)。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图略(逆时针方向)
(2)夏至? 23.5°N
(3)赤道,12
(4)图略?夏季?昼最短夜最长?
(5)渐长?变大 先变快后变慢
本题解析:
(1)公转方向标注在公转轨道上,逆时针方向是自西向东。
(2)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3)结合A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为北回归线,判断为夏至日;C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为南回归线,判断为冬至日,则B表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4)晨昏线的特征: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结合自转方向,图示晨昏线部分由昼半球即将进入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C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判断为冬至日,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5)C位置表示冬至日,D表示春分日,故从C运动到D位置,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大同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从冬至日到春分日经过地球公转的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为:先变快后变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下图是出访路线示意图。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出访地中2.出访期间3.出访路线中
A.①所在国家属于亚洲
B.②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③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
D.④地盛行东北信风
E.①昼渐长,夜渐短
F.②和③的日出时刻相同
G.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H.④自转角速度变小
I.北京和①地年均温差异最大
G.②和③之间干湿差异最大
①至②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
③至④沿线均为高原地形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为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②地处东非大裂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地带;③东岸有厄加勒斯暖流流经,受寒流影响显著错误;④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东北信风错误,选B。
2.3月22~30日期间,太阳直射赤道附近且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①位于北半球,故选项A正确;②和③都位于南半球,②在③的东北,日出时刻②比③早;③位于南半球,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除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自转角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年均温差异最大的应该是①和④,两者纬差最大;②和③都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类型相同,干湿差异小;①至②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途径气候类型最多,故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选C;③位于南非高原,④地处刚果盆地,沿线均为高原地形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和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