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49:59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各题。
1.下列关于该省自东向西自然环境变化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2.2009年8月,该省西部降水稀少,部分地区农作物干枯,受灾最大的农作物可能是
A.地形类型:山地→盆地→平原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植被:森林→草原→荒漠
E.甜菜、冬小麦、亚麻
F.棉花、亚麻、春小麦
G.玉米、大豆、水稻
H.玉米、甜菜、亚麻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根据图示的轮廓判断该省区为吉林省,其东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西部为平原,受东南季风影响,故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
2.该省区西部为松嫩平原,主要的作物为春小麦和玉米、甜菜和亚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含义的是
A.生态持续是基础
B.经济持续是条件
C.社会持续是目的
D.人口的快速发展是关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可持续发展含义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含义的是人口的快速发展。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
A.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
B.生活习惯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
小题2: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可知,造成当地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燃料缺乏,植被破坏而引起的荒漠化。注意“人为原因”,气候变迁不属于人为原因,而生活习惯和执法不严对当地环境的破坏没有直接作用。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主要从原因分析,因此当务之急是应开发利用新能源,推广省柴灶,利用沼气等,减少植被破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原因分析治理措施的一般思路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正逐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的是
[? ]
A.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B.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C.增加资源进口,维持经济高速增长
D.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
2、我国提出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有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②单位资源消耗量大③人均资源占有量少④经济发展速度快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09年6月1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与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国土1/3已荒漠化,专家称主要是因为人类行为失当,并强调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荒漠化防治的全局,不断优化和完善新思路,推动防沙治沙共组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屏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①地区沙漠的名称是?(2分)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2分)
(2)②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2分)
(3)为防治这些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是?。(2分)
(4)简要说明荒漠化防治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塔克拉玛干沙漠(2分)?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任答一点即可,2分)?
小题2: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任答一点即可,2分)
小题3:三北防护林(2分)
小题4: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没点2分,任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给分,6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①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故判断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影响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和风力、植被等因素分析。
小题2:②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分析。
小题3:针对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我国正实施的生态环境工程:三北防护林。
小题4:荒漠化的防治主要从人为原因入手,故主要从恢复植被、合理用水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可从读图入手,结合地理位置判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调用课本关于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掌握治理措施的一般思维;本题考点属于常规考点,基础性强,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