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46:26
1、单选题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 地?区 | 径流系数 | 地区 | 径流系数 |
|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 三江源 | <40% | 成都平原 | <40% |
| 浙江丘陵 | >60% | 藏北高原 | <30% |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 (除天山地区) | <5%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格中数据,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藏北高原等地区的径流系数最小,表明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故选B。
小题2:径流系数增大表明下渗减少,汇集成的径流增加,表明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地下水资源减少;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南方某地剖面图,据此判断:
1.雨季水位上升最快的水体是2.有关图中水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
B.湖
C.①
D.②
E.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地下水
F.①处可以打出自流井
G.湖泊可能是咸水湖
H.①处比②处更易受到污染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考查陆地水的类型和分布。
1.雨季水位上升最快的水体应该是地表的河水。
2.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大气降水。自流井位于承压区。由于位于南方,为外流区,所以湖泊为淡水湖。①处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上比②处更易受到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概念。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冰川水难以利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和图丙分别是对应区域的景观和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判断布里斯班的气候类型,并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布里斯班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3分)
(2)对比甲乙两区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4分)
(3)对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更为发达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1分);降水集中夏季,降水量大(1分):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1分)
(2)甲处比乙处流量小(1分),流速慢(1分)(或乙处比甲处流量大,流速快)。原因:乙处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量大(1分);乙处单位距离落差大,流速快。(1分)
(3)东南部沿海没有大量珊瑚礁,有利于发展航运(1分);东南部人口密集(1分);工业发达(1分);离农业发达地区距离近(1分);对内交通线密集,交通便利,腹地广阔(1分)
本题解析:
(1)雨热同期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主要特征,而由于大陆较小,所以不典型。洪涝的产生与降水较大且集中,排水不畅有关。
(2)区别位于大分水岭两侧和地形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3)东北部沿海有大量珊瑚礁,不利于发展航运;东南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离农业发达地区距离近、对内交通线密集,交通便利,腹地广阔等原因使东南部航运发达。
考点:气候、自然灾害、水文特征、航运发达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①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③④能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图示表示水循环,则②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①表示水汽输送;④表示降水;③表示径流。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