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44:25
1、单选题 某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对南半球海域进行考察。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日出时分考察船到达P点,而M点已经日出,则下列
地点的昼长,从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2.M处的洋流方向和性质,分别为3.当N地的杆影缩小为点时,M地
A.纽约、新加坡、悉尼、开普敦
B.悉尼、新加坡、纽约、开普敦
C.开普敦、悉尼、纽约、新加坡
D.开普敦、悉尼、新加坡、纽约
E.顺时针、暖流
F.逆时针、寒流
G.逆时针、暖流
H.顺时针、寒流
I.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G.日出方向为东南
白昼时间最长
地方时为10时
参考答案:1. D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据题意推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是越往南白昼越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所以D正确。
2.联系M处的纬度特点及洋流分布模式可判断其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性质为寒流。
3.N地杆影最短,说明此时太阳直射N地,N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南半球为夏季,故M点此时日出东南。N点所在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N所在经线为150°E。故M点地方时应为14点。
考点:本题考查日照俯视图的判读、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地理意义、地方时的计算、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9年12月底,菲律宾的马荣火山开始喷发,此次火山喷发出大量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
A.地壳
B.地核
C.软流层
D.下地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火山喷发的岩浆可能来源于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C对。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2.h的值是3.判断图中n与y的关系
A.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26′N,15°E)
C.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D.甲地的气候干湿季分明
E.23.5°
F.47°
G.66.5°
H.43°08′
I.y=13-n
G.y=26-n
y=36-n
y=48-n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
1.根据夏至日甲地的太阳高度最大可达到90°,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且根据太阳高度最大,即当地正午,为北京时间7时,判断当地位于北京的东面5个时区;故选C项。
2.h为甲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结合当地纬度为23.5°N,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5°S,则计算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
3.中间添一条春秋二分日的太阳高度线,则日落时间为13时;则n-13=13-y;故计算得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美国宇航局于2007年3月21日发布的由“太阳—B”观测卫星拍摄的太阳图片揭示了太阳光球和日冕之间的色球层的动态特征,太阳磁场比人类此前知道的要狂暴得多、动态得多,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光球层的是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①出现极光现象
②放飞的鸽了迷路不能返回
③太阳黑子增多会造成降水增多
④使潮汐现象加剧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E.①②
F.②③
G.②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不同的太阳大气层发生的太阳活动不同,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于色球层,日珥、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候、磁场与电离层的影响,潮汐现象主要受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影响,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而太阳黑子的出现与地球上的降水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时为正相关,有时为负相关,故太阳黑子增多不一定造成降水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位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位置的河流是2.甲、乙两水域分别是3.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
A.a
B.b
C.c
D.d
E.里海、波斯湾
F.里海、咸海
G.地中海、黑海
H.黑海、波斯湾
I.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G.主要地形均为高原
均为内流区
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参考答案:1. D
2. A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比较分析。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为里海,c表示伏尔加河,d表示乌拉尔河,乙表示波斯湾,a表示幼发拉底河,b表示底格里斯河。
2.甲位于中亚的里海,乙表示位于西亚的波斯湾。
3.图示c、d河流流域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流经的地区均为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注入波斯湾,属于外流河,里海和波斯湾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本题难度:一般